民国时期小闹钟有收的吗?
近日收到一个小玩意儿,是英国进口的小闹钟,上面有字母“swi”,据说是from switzerland(来自瑞士),大约生产于上世纪20年代,算是一台古董级钟表了。这只闹钟的造型非常特别,钟摆上端设有齿轮形状的摆锤,钟面有双秒针、分针和时针,而且上面还刻有阿拉伯数字和英寸、英尺等刻度,在小时数字下方还标有“quarter”(一刻钟)的字样,这说明它能报时和报刻。另外,这只小闹钟还设置了三套报时程序:整点报时、上下点报时和间歇报时。这只小闹钟设计精巧,做工细致,集计时和实用功能于一身,是一件很完美的艺术品。
闹钟是一种会报时的装置,俗称“半夜钟”、“睡时钟”。我国古人并不缺少报时的工具,敲钟、击磬、敲锣、打更等,古书中早有记载。到了近代,西方国家把钟摆原理运用到闹钟上,才诞生了现今我们所使用的闹钟。
闹钟的产生,最初纯属实用,到19世纪末,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社会生活条件开始改善,当时的人们已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包括睡眠质量,对闹钟的观赏性、艺术性也提出了要求。所以,后来生产的闹钟,大多形态各异、颜色多变,有的还镶金嵌银,富丽堂皇,同时还赋予它教育、励志、祝福等意义,有的还由名人命名。
在欧洲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闹钟,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已经不用闹钟来唤醒自己了,大多数“枕边钟”都挂在床头,装饰之用。在美国,有些中学的教室里仍摆着闹钟,供学生们上课迟到之用。在中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还没闹钟可用,只能半夜醒来用手敲击纸盒或外壳敲出节奏鲜明的声响,以唤醒犯困睡梦中的自己。
据资料记载:中国制钟史至少已超过2400年。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中国钟的形式、结构、原理及技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钟在世界钟坛上享有最高声誉的是仿天然造型的钟和精巧绝伦的钟,如故宫博物院藏的“秦汉九禽铜晨钟”,南京博物院藏的“明宣德六角鸡缸钟”,上海博物馆藏的“秦陶乳钉纹圆钟”等,都是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世界名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