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多少次运动会?
今天是中国全民健身日。距离1995年国务院批准确立这个节日已经过去了11个春秋,而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运动会的首次举办则是在上世纪30年代。
1894年,近代中国第一次运动会--体学会成立,并拟定于次年举办首届运动会。1933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国民体育促进会的大本营举办了一次博览会,同时举办竞技运动大会,首次使用了“运动会”的名称,并在后来说明“体育运动会是体育事业的中心工作”。
1946年7月,在南京首都体育学会的组织下,有48个团体5000人参加,历时一周的国立体育场周年纪念运动会,其中竟也有“女篮胜男篮”的辉煌纪录,这是女性在运动会中创下的最好成绩。但好景不长,1949年底,新中国成立,1951年,全国体育运动协会成立,毛泽东主席任名誉主席。
从1949年7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运动会(人民体育事业奠基之碑的华北运动会)到1995年全民健身日的首次举办,45年的时间里一共才举办了5次运动会,平均20多年一次,而且竞技项目还不是很多,参与者也不多。
1956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了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滚剑等项目比赛的运动会,参与人数近万人,而这已经是全国规模的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体育事业自然遭到空前的破坏,运动会当然更是无从谈起。
直到1976年,北京举办了首次万人长跑运动会,才有了一部分恢复的迹象。但从1976年到1995年,全国到底举办了何种规模什么形式什么项目的运动会,历史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1995年,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全国第一次综合性大型运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全民健身登山大汇赛)。从1949年到1995年,46年时间里,只举办过5次规模有限的运动会。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崇尚运动的意义与价值,而时隔6年,全民健身日的确立让全民健身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无疑是一次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运动。2011年,或许我们将会看到另一场更为盛大的运动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