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清代铜砝码?

辛祖梅辛祖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的铜砝码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多见,它是中国清朝时期衡器——秤的尺度记号。也称秤砣、称锤,一般为小块铜或铁,也有石制的,质额光滑,一面刻着秤星,另一面有重量刻度。使用时用钳子夹住两端凹形柄,或两臂曲挟于肘间,用绳系于秤钩上,提起秤盘,根据秤盘上所搁物品的重量,使秤砣或秤钩与秤盘相连的绳索产生适当的倾斜,直到秤砣与秤盘相接触时方能定位。小物品称量时用镊子夹住秤砣,放在所要衡量的物品上,再用棉线拴牢,提绳,使秤砣与秤盘相接触,此时秤盘上的小匙子或尺子就会与卦杆相接触,至此,称重衡定。

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为龟背形,平面弧底,上端较胖,下端稍细,重量不等,各刻有衡星,如“五斤”、“十斤”、“十五斤”等。因其形如龟背,故名龟背砣。另一种为椭圆形状,两边圆滑,重量相等,上端刻有阳文“十斤”二字。此砣不用时,可有颈部的铜圈系住,吊于秤盘之下。

铜砝码,又称秤铊,是专为称量物品而设计的一种器具。用于货物报关、核价和产品质量检验。清初以前尚无严格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商品交易多凭交货人的嘴喊价,所谓的“斤”、“两”不过是个约数。清康熙四年(1665年)造颁釜尺,以釜(古时盛水的器具)专称,权称锤钉,准以寸法,准则物无轻重不等;制造衡器,平准计量,纠察奸弊。于是有衡制,有秤锤。那时称衡器有多种,但主要的一种叫“抬秤”,其重量各有不等。

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古代的衡制,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夏、商、周三代无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度司(汉代改为太司),掌管衡量之制。那时使用的衡器是权和衡舌。汉代有丈、尺、龠、合、升、斗、斛七种器物,并用铜铸成权,分为銖、两、斤、钧、石五种,重量各有不等。

到了隋代,出现了简单的线性衡器,即秤。那时没有明确的克重,只有较大的金额单位“斤”、“公斤”。唐代出现了比较严格的衡器,有斛、斗、升、合、铢、两、钱、分、丝(10丝=1毫)等。到了宋代,有定秤,即秤杆上有保持总重量的装置。元代则出现了戥子(音děn,音同“丁”),它是一种小巧的秤,用它称金、银、药草和香料等较精确的物品。明代用衡器秤和锤秤两种,清代继明制,有锤秤和戥子两种。

关于戥子,旧时有一种说法:“七钱半的戥子,三两重的秤。”即指的是这种秤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到了清代,统治者为了改善社会风气,于顺治五年(1648年)铸造了“顺治五两”钱,其重量为5.125克,这标志着中国古代衡制正式实行一斤十三两五钱三分三厘的制钱制度。

清代中叶以后,国际贸易发展,“一两”银被西方各国公认能换1.8千克左右的中国斤两钱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