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端砚用什么石头?
端砚,即端砚石,因产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肇城区(古称端州)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手工雕刻艺术品,又称“肇庆宝砚”,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晋西安碑林、四川乐山大佛并称为中国五大瑰宝,是中国传统工艺珍品之一。
自南朝至近代,无数文人墨客、革命家政治家曾在其上题诗咏赋。宋咸淳四年,宋帝赐端州绿砚,“志趣者以得之为荣”。《梦溪笔谈·金石》:“肇庆石室,产紫石,可作砚,轻而坚,以氏族名字为铭,最为宝惜,盖与京城建康鼎鼐一体者也。”
而关于“端”的含义,普遍的解释指的是“端正”,然而还有另一说法,即“端”是“初”和“基”,也就是根本和基础,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思想,即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自然之道,顺其自然。用这种思想来说“端砚”,也就是说砚是文房四宝的开始,用这一开始来书写、雕刻人生。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端砚除了是书写的必备用品外,还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以优美的线条、合理的结构、纯净的质地、独特的采砚文化而著称于世。
“凡著书者,必须用端州石屏粉笔,研墨则伤眼,损血发盗汗,又易灭笔,惟粉字于石屏纸上,乃书工之功。”(《红楼梦》一百零一回)端州的石屏纸是上等的好纸,薛宝琴爱写小幅诗,喜欢把诗写在这种纸上,这种纸除了用来写诗,还是她嫁妆中最贵重的珍品。
而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端砚莫过于李泌所赠。
李泌,字长源,颍水碣泉人也,后迁居陕西京兆府郑县(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唐德宗时被任命中书舍人,唐代宗时隐遁,先后被任命为太子宾客,御史大夫等,后来弃官隐居于岐州雍村。终年八十多岁。他自幼聪慧异凡,读书一两天即可熟记,过目成诵。七岁时,与兄弟一起在庭园里玩耍,李泌看见一株梧桐树,便对兄弟们说:“这棵树要拆开了当作栋梁材使用,必定是大富大贵之命。”有人听了不以为然,于是取下梧桐树的一段树桩,削去皮,看见里边心有细脉,像人体的脏腑。大家笑道:“果然应了李泌的话。”
长安城里有座叫万花池(今陕西西安南郊金花池)的大湖。夏日炽热时,李泌常常和邻家的孩子在这里游泳消暑。一天,有个孩童在池中以一块大石头当枕头睡着啦。李泌问:“石头枕头是什么感觉?”小孩猛然惊醒,睁开双眼,揉揉小腿说:“石枕太硬。”李泌指着在水中捉来的鲤鱼,对小孩说:“这块石头只要把它磨一磨,枕在上面就不那么的坚硬了。”
又有一天,李泌和弟弟在庭院中玩耍,看见一架豆棚被风吹倒了,便对弟弟说:“你把这架豆棚子撑起来,要撑得稳稳的。”弟弟踮着脚尖,使劲撑起豆棚。谁知豆棚没撑起来,反而摔了一跤。弟弟站起来,把唾沫吐在手心里,托在额头上看时,正好一架小蜻蜓落在上面,便用手去赶小蜻蜓。小蜻蜓展翅飞去。弟弟摸摸额头,觉得烫乎乎的,低头一看,额头被汗水湿透了。弟弟感到很奇怪,便去问哥哥。李泌说:“天暑,流汗太多,可用凉水洗手,但不宜用汗额头。”
有一天,李泌邀两三岁时的同伴在后花园玩耍,园中有一棵树,树枝折断,李泌拉住树枝对伙伴说:“这就是‘玉枝’。”伙伴们不知“玉支”为何物,李泌说:“用它做箫,声音最好听。”大家不信,李泌便取出一刀(刮胡刀),取了树枝的一段切下来,大家都听见有像奏乐团一样的声音从树顶端传出来。大家正在纳闷时,只见从树顶端落下一块树皮,中间是空的,像人的肚肠一样,里边有液体,好像在动,发出声音,就像乐器箫的音色一样。大家看了十分惊叹。
李泌七岁时,一日随父游长安长乐坡,在坡上看见一个屠夫正在剥猪皮,李泌走上前去,拿过屠夫的刀把猪皮逐条切开,一条一条地看,看到猪的肺肠处,忽然睁大眼睛对父说:“这猪肺肠好像人的肺肠一样。”满座的客人都感到很奇怪,把猪肺拿过来,一看果然好像人的肺肠。客人们又看了猪的心,说这心就像人之心脏。这时宾客中有一个秀才觉得这孩子太过怪矣,便询问李泌的家世。李泌的父宦游在外,由哥哥带养,家境清贫。秀才回家便写了一篇文字,让仆人交给李泌。这篇文章最后一句是“其神宇至贵,识趣真逸,直可希世瑰宝,非庸辈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