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药性赋此书有价值吗?
在众多的中医药书籍中,《本草纲目》是最为著名和畅销的一部经典大型药学专著,被列为中国第一部中药学专著。《本草纲目》是在明代由李时珍编著完成的,本书是在明朝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的基础上进行增订而成的,此书共三十卷,内容极为丰富,书中不仅收载了李时珍自身实践过的诸方,还录有当时许多名医的家传秘方和民间验方。
在此书中,李时珍对每一药物的药性、特点、采集、炮制、用法、药效等都作了详细记载。对药理学、医药史、临床实践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为了宣扬雷公药性赋此书有价值吗
李时珍将当时医生临床上对某些药物应用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把有效的方剂集中在各药下,并加以阐发,使后之学者易于理解和掌握,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李时珍对药物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亲自采药、制制、研研、服用,以验证药物疗效。他不迷信历代医家之说,对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的疗效,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中对于药物的炮制方法也记载颇多,由于当时的药物炮制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所以中医专家们在整理这一部分资料时,将现在的炮制方法附会于其中,为后之学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先进的炮制方法,使中医药学的制梗得以保留和延续。
另外,在该书中,对每一药物的临床应用都有较多的记载。在用药方面,凡药有药性凉而急者,有药性温而缓者,有药力强者,有药力弱者,有善治此病者,有不善治此病者。作者在药物的应用上,十分慎重的加以选择,治此病者必用彼药,用药之轻重确有分寸。例如:治疗痈疽,五牙一乳香,虽为对症之药,但性最迟缓,故不甚用。若疽在阳明经,近淋巴结之处,则必用之,以其通经走络,最捷而力最大的故。
又如:芦荟用于外科,性极猛毒,疗痈疽为最捷品,而外用药多用之。若疡之顽韧,或溃后不敛者,服之则起阴寒泄泻,近人之证,不可不察也。
他如白砒治痈疽,久者必溃,溃后收敛甚速;红矾止走窜作痛,破血中之瘀,两物皆毒,而治病多效。
中医在用药方面,十分讲究配伍药性与相制,《本草纲目》在这方面的记载也很多。如贝母与瓜瓣相配,一温一凉,调剂适中,为治肺痈咳嗽之要品;乌贼与芦柑相配,一降气温中,一和胃止呕,为治胃气上阻,呕吐频作者之良剂。
又云:若病久寒盛,而身凉脉微,此为冬病,夏治则散,切不可犯温补之禁。观此可知,《本草纲目》一书,学术之渊博,临床指导之具体,为后人临床之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