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漆器有哪几种?
清代有金漆、填漆、雕漆、螺钿、百宝嵌、金泥戗彩和油泥等漆器。其中金漆器以金箔为地,然后在金箔上用刀刻出锦文或花纹,再在花纹以外的部分涂上黑漆,最后把金箔托起。填漆的作法是:先在漆器上剔刻出图案花纹,再将刻出的花纹空槽剔成斜坡,随后填入各种色漆,再磨平整,再涂上透明光漆,最后磨光。雕漆是先在漆器上涂无数层色漆,在所涂色漆未干时,在上面用刀进行雕刻,刻出浮雕或镂雕的图案。在薄木或贝壳上用彩漆粘贴成图案,称螺钿漆器。把宝石、翡翠、珊瑚等各种原料磨成薄片,粘贴在漆器上作装饰的称百宝嵌漆器。用金粉调油成泥进行描绘,在干后涂以透明漆的称金泥漆器。采用油泥作胎,然后在其上涂髹漆,称油泥漆器。
清代宫廷的漆器,其胎大都是用金、铜材料制作,也有用木料制作的,然后进行髹漆。装饰图案以龙、菊、山水、人物、鸟兽及各种花纹为主,一般都非常华丽。乾隆年间,宫廷的漆器达到最繁荣的阶段。金漆、填漆、雕漆的制品最多。此时雕漆仍以剔红为主,兼有剔黄、剔绿等。造型以盒、盘、碗、瓶、几、桌和屏风最多,图案装饰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