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何绍基书画作品?

冯施乔冯施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东洲居士,晚号蝯叟、猿叟,别署猿仙、老蝯、蝯仙等,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书画家。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编修,曾任广东学政。后因屡忤权贵被斥迁而归,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衡州石鼓书院讲席三十余年。晚年因国难当头发愤学书,由分隶上溯周秦古篆,于泰山、峄山、碣石诸刻,研求汉魏南北朝石铭,运以行法,神融笔畅。又得力于经生石刻汉瓦玉印的古朴之趣。其书凝涩而刚劲,沉雄古厚,气韵生动。与《张猛龙碑》相近,且与邓石如、赵之谦有承续关系,影响深远。又通篆,所见彝器,辨文释字,多有创获,与张惠言齐名于世。擅诗文,亦工画兰。有《东洲草堂集》、《东洲草堂诗·文钞》、《何蝯仙尺牍》、《说文段注驳正》等书传世。

何绍基学书转益多师,五十多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碑帖合体,以秦汉三公山、天发神谶碑、石门铭,兼取颜真卿、王羲之,并糅合自己的篆隶行草书等笔意,书出己意。其主要特点是“回腕法”和“颤笔”,“颤笔”形成的原因是“回腕法”所致,在书写过程中,由于回腕法的牵动而产生了“颤笔”的效果,成为何绍基的代表笔法。

何绍基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以楹联为多,他晚年的书法艺术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达到了他的最高水平。

何绍基在六十多岁时游南京,曾书一联云:“佳人才子无愁恨,明月清风本性情。”可谓道出了他的审美情趣和为人的风范。

释文:上联:佳人才子无愁恨,明月清风本性情。下联:松声竹韵写心曲,鹤舞梅香寄思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