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头羊值多少?
由于货币贬值等原因,不同年代的直接物价比较并没多大意义(比如光绪朝的银子,若是按清初购买力换算,要大打折扣)。
按《清代全史》所载,顺康雍乾时期,江南一带1石(10斗,约370公斤)早稻米价格2.5-5两银子,10两银子(1000文制钱)足够一中等人家月用度。一头成年绵羊若按照150市斤(75公斤)计,则相当于20斗大米,若是按照早稻来算,大概4-8两银子(若换成晚稻则2.5-5两银子),约合4000-8000文制钱。也就是说,若是以稻谷的耗费量来衡量,当时一个普通人家养一头羊的花销相当于一个月到两个月的家庭开支,确实十分贵重。
若是换成肉类,以清代前期猪价1斗米1两银子计,则相当于15-30头猪的价钱,若是按照清代前期壮丁佣工10文钱1天计,则相当于4万-8万天的工价,足见其珍贵。但是,若是按今天物价计算,一头绵羊40斤左右纯肉,相当于500-1000块钱。按照当年10两银子一家一个月的标准来算,这500-1000块钱买40斤羊肉的物价,按今天北京等地行情来看,仍然差不多,但若是换成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恐怕低了不止一星半点。
不过,当时羊肉虽然珍贵,在北京并不属于罕品。《清代全史》所载,仅北京南城,就有上百家涮羊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