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烟嘴是怎么做的?
烟杆材质多为象牙、翡翠、水晶、珊瑚、碧玺、蜜蜡、玻璃等。杆长一尺左右。上面镌刻着花卉、人物或镂空雕花。杆上还装有玉、翠等材质刻花的烟帽。烟袋嘴多为翡翠、玛瑙、珊瑚等圆形或方形,四周有花纹,上面还多镶有红宝石、钻石。
翡翠烟嘴是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烟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流行于满蒙等民族。人们将烟嘴用烟袋杆与烟袋包相连,中间通常加一个烟挡,即构成了烟袋的完整体系。抽烟时,烟丝被置于烟袋包内,由烟袋杆和烟嘴引道吸食。
清代翡翠烟嘴制作精湛,用料考究,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多以整块翡翠精雕而成,上设烟嘴,下雕成花、鸟、兽等形态。烟嘴是烟袋中的关键部位,用翡翠来做烟嘴的好处就是:翡翠的物理结构疏松,容易吸收烟味,而翡翠的化学结构稳定,不会与烟草中物质发生反应,烟味被吸入翡翠的内部,而不会改变翡翠的材质。时间长了烟味在翡翠中越积越多,烟味也变得越来越和顺越来越清雅,这样用翡翠烟嘴来抽烟是非常的惬意和舒服的!
清代翡翠烟嘴在制作之时,匠人多是利用翡翠原料的天然形状,顺其自然地雕刻成型。其整体造型与玉器类似,主要以仿古或仿生为主,追求与翡翠的天然色彩和包浆协调、浑然天成的古朴效果,在方寸之间突出其妙趣横生、小巧玲珑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