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雕龙圆桌是什么样的?
明清家具当中有四类圆桌:书桌,餐桌,茶膳桌即炕桌,以及一种四面镶有瓷板或绦环板的装饰用桌,我们称其为供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雕龙圆桌。
首先从尺寸上看,书桌明显要大出很多,而且为长方形,桌下有悬牙,有的还有横枨。有的大些的桌上还有桌箱或抽屉。餐桌一般比较大,有的带大圆墩,以供人们坐下使用。
过去北方人习惯围坐在一起吃饭,故尺寸都不小。也有在桌上开框镶板的。这两种桌子都具有一个特点即牙条较宽,腿足多外撇,以适应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
而茶膳桌即炕桌,其尺寸不大,一般宽度不超过60厘米,多为圆形,也有椭圆或长方、海棠式。其用途极为广泛,在炕上可作饭桌、茶几,从炕上搬下来放在地上还可打麻将,有的上面还置“八仙盒”。
与书桌和餐桌相比,其牙条相对较窄,有的直接用素牙,腿足垂直向下发下去,因其既可在炕上用,也可在地上使用。
最后的一种是供桌。这种桌子既可以在地上陈设使用,也可以放在炕上,一般家里的神堂前都要使用。
雕龙圆桌在用料方面也有区别。书桌所使用的材料由于尺寸较大,故一般用独板。餐桌与供桌因尺寸略小一些,有的用两块板,板与板之间用暗槽插接。
而茶膳桌因尺寸普遍较小,为显示其华贵气派,多用攒框镶板的方法制作台面。在装饰风格方面,几类圆桌也有明显区别。
一般书桌的装饰比较简洁,有的甚至用光面包边,仅在腿间加装素牙子,桌下有素悬牙。餐桌的风格在清代早期比较简洁,而到了乾隆以后则变得繁缛。
有的在三四处用龙纹牙,桌面板上打框镶心,用回纹或人物故事等装饰,桌腿也大多用三弯腿。炕桌和供桌的装饰也大体与餐桌相似,尺寸小的家具装饰较素,大的家具装饰则较为繁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