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什么瓷器?
福建的德化县是驰名中外的陶瓷艺术之乡,以“白”见长,宋元之间就以白瓷塑像畅销海内外;明代以后,德化陶瓷更是远销西亚、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日本称它“唐津瓷”,中东则称为“中国白”。明清时期,德化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民间陶瓷艺术大师。明代的何朝宗擅长以宗教艺术题材为主要创作对象,他塑造的观音像形态端庄优美、衣饰潇洒流畅、刀法简练娴熟,达到“巧造肖像,曲尽其妙”的程度。其他陶瓷艺师,如林朝景、陈伟、郑春初、张寿山、林希宗等,都是与何朝宗齐名的德化瓷艺大师。他们在德化创造了陶瓷雕塑艺术的“辉煌时代”,对德化瓷艺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化窑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民窑,位于福建德化县。德化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的全国三大瓷都之一,制瓷手工业始于夏商周时期,兴于唐宋,盛于元明清,有着三千多年的陶瓷制作历史,被誉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德化县山多地少,瓷土资源十分丰富。制瓷业从古到今都很发达,宋元以来一直是外销瓷重要产地。
德化瓷以“白”见长,瓷质晶莹透亮,胎骨细润,色泽光亮,历来有“世界白瓷之母”的美誉。德化瓷雕在装饰上多以线条和暗花取胜,造型古朴大方,给人清淡雅致的艺术感受。德化瓷制品有人物、花果、动物走兽等造型,以及各种灯台、尊、洗、炉、花瓶、花篮等,种类繁多。在装饰技法上最突出的是擅长“何派”瓷塑技艺,通过捏、塑、贴、接、修等技法处理之后,再施以“象牙白”上釉,入窑烧制而成。它以写实的技艺,道释儒人物为题材,所塑形象形神兼备,衣纹线条流畅自如,衣褶清晰自然,形体简洁优美,整体风格端庄古朴、精巧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