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壶是哪一年?
乾隆帝崇尚新奇,且嗜好鉴赏古墨,使当时御窑厂的烧制更加随心所欲,宫廷紫砂的式样、图案、色彩也变得繁多。所制作的釉彩壶多为仿古青铜器造型,有觚形、瓶形、尊形等式样,其上多饰有蕉叶、莲瓣、夔龙、回纹等,制作之精可与官窑彩瓷相媲美。器底“乾隆年制”款有的为堆饰红彩,有的为黑色陶印,字体工整。
乾隆中期至嘉庆期间,紫砂工艺逐渐走下坡路,出现了质量下滑的趋势,甚至出现仿制历代的作品。嘉庆年间仿雍正年间唐英榷陶时的产品“文房清玩”款,“大清乾隆仿古”款等,但无论造型或款识,皆粗劣无文,与雍正、乾隆时的制品相比,犹如天壤之别,因此流传下来的清代嘉庆朝紫砂壶十分少见。
清代紫砂壶的拍卖行情一路飙升,目前清代紫砂壶的价格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个别精品拍卖价格已达百万元,如去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南林制梅花壶拍出了121万元的高价。这与前几年清乾隆嘉庆时期紫砂壶均价不过几万元相比,上涨幅度极为惊人。
近几年明清时期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紫砂壶行情一路看涨,清初、清中、清晚期精品紫砂壶的价格均持续上扬,且有继续上扬的势头。如去年北京瀚海拍卖行上,明末清初制壶大家邵暴(别号耐冷),清初高僧制壶“八友”之一的陈鸿寿、惠鸣等人制作的精品紫砂壶,价位已经高达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