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花梨快板越厚越好吗?
清代黄花梨快板厚主要是由它的实用功能所决定的,因为古时人们席地而坐,有的甚至盘腿席地而坐,因此就需要板凳,而快板是板凳上最核心的部分,它既要结实,又要厚实一些,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更耐久些,同时给人以更踏实的感觉。
清代黄花梨快板的厚薄,与保存是否完好也有很大关系。一些流传下来的黄花梨古董家具,制作年代在明代以前的比较少见,而即使有,一些明代以前的厚黄花梨快板,许多也已经不在了,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保存下来的黄花梨板凳,大都是明清之年,而且大都是清式家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明代以前厚板比较多,明清以后薄板比较多,应该都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我们今天做一把新黄花梨板凳,却很少有人敢把清代那个年代的木材做厚板,因为,清朝至今也有两三百年了,能流传下来的黄花梨木材,大都早已干透,很瓷实,做厚板使用时没有多大问题。而我们今天看到的黄花梨新木,即使已经是半干的新木,因为还没有完全干透,做厚板的话,使用过程中,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容易变形。
所以,清代黄花梨快板厚比较好,是因为它的木料干透、瓷实;我们做新黄花梨家具,快板不宜太厚的主要原因,是担心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家具品质和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