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家具用的什么花梨木?
通常大家比较认识的花梨木是紫酸枝,我们称为大果紫檀学名叫花梨木,在民国以前是不被称之为花梨木的,我们南方是称之为紫花梨,北方称之为小叶花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它们都不对。这种大果紫檀花梨木的使用是从光绪年间开始的,因为缅甸北部的曼尼什地区的这个缅甸花梨就地取材比较容易,离清廷比较近,所以就被大量使用。在清代以前,中国使用的是印度支那边的一个国家,古乐王国的花梨木,叫海南黄花梨,这个木质特别地坚硬细腻、油性极强,纹路特别丰富,所以特别贵重。印度支这边的花梨木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在我们中国还有使用。到了80年代以后基本上就不知道还有这个木头了,以为就剩下缅甸花梨木。最近我们到南美、中美一带考察的时候,才又发现了中美北边那个伯利兹、危地马拉这个两国在种植、使用南美黄花梨,它是和我们的海南黄花梨,印度支的花梨木同宗同缘同族。因此它在油性和密度上都非常地接近于海南黄花梨,特别是伯利兹这个国家的花梨木和中国海南的花梨木几乎一模一样。我们这次把它引入国内以后,也是得到了收藏家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