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竹子什么寓意?
在中国文化中,对竹子的喜爱源远流长,从魏晋时期,竹子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文化位置,竹子和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有着不解之缘。中国人有称颂竹子的美德的传统,文人士大夫也喜欢以竹子自比,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竹子成为了传统审美文化中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其实,竹子作为一种植物,具有极其明显的象征意义。首先,这种植物“未出土便有节,直到高处仍虚心”,有超然的气节。其次,竹子非常坚韧,“可作仗”,是坚韧和耐操的象征。再次,竹子非常清秀,姿态潇洒、挺拔清秀、不卑不亢。最后,竹子非常具有实用性,用途非常大。
因此,竹子综合了中国人所追求的的崇高美德和生活实用。所以,文人墨客经常歌颂竹子,赋予了许多赞美和人格的象征。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竹子位列其中。梅象征孤高,兰象征幽洁,菊象征冷节,而竹子象征的是气节。竹子与中国文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非常接近,因此,文人也经常以竹子自比,以竹子来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
除了“梅兰竹菊”,在中国人“岁寒三友”中,竹子也被列入其中。中国人相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而竹子就是“松”、“竹”、“梅”这“岁寒三友”。在中国文化中,“竹”不但象征中国人所追求的君子之道,而且被看作一种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