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瓷器安全吗?
强化瓷是在普通瓷泥中加入特殊原料和少量金属氧化物,使坯料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经成型、干燥后,再在1350~1430℃的高温下烧成,然后立即投入常温水中急冷淬灭而成,它的技术理论依据就是物体在受热后发生膨胀,在冷却后收缩复原的“热胀冷缩”原理。由于强化瓷器在冷却时表层的收缩大于内部,从而使表层产生相当于本身体积4倍的残余应力,结果造成里层处于压应力,外层处于拉应力的状态,提高了瓷器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并具有玻璃的耐磨、耐酸碱腐蚀性能,故强化瓷又称钢化瓷或玻璃化瓷器,其耐冲击性能比普通瓷器要大3~5倍,有时甚至能达到数十倍。
强化瓷表面出现的“麻点”或“龟裂”现象,是由于在坯料中加入了特殊原料和金属氧化物,并经过急冷淬灭等特殊工艺处理后,在釉面上形成釉内爆和釉裂开而产生的,有的呈现白色疙瘩(凸起),有的呈现裂纹,这也是强化瓷的独有特征。
有的消费者购买强化瓷餐具后,为了慎重起见,用稀释的酸、碱溶液浸泡进行试验,发现强化瓷釉面上出现“麻点”,且越来越多,以为强化瓷不耐酸、碱腐蚀,实际上那些麻点原本在强化瓷面上本来就有,是强化瓷的固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