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之书法怎么样?
最近在整理资料,无意中看到了这个回答,很遗憾已无法联系到这位知友的原作者。 原答案内容如下(只做了部分修改): 王灿之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和篆刻家,他的弟子中有著名作家冯德英。 我曾得王老指教,并见过王老的篆刻作品。1978年我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书法研讨会”期间,曾向王老求教过一些书法问题,并得到他赠送的书法作品。1984年至1985年间我曾在青岛工作三年,经常去看望王老,向他请教如何学习书法的问题,也多次得到他的墨宝。后来他又来青岛讲学,我又在青岛与他相聚多日,听了许多关于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述,受益非浅。
王老的著作很多,除《中国书法史话》外还有《中国古代书法理论概观》、《古代印论选辑》等专著;编著了《历代书帖名句百则》、《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精品集》以及《赵孟頫法帖菁华》等多种字帖;出版有《王灿之书法作品集》及《当代书法家精品集·王灿之卷》等书画、篆刻专辑多种。他的作品流传到日本的多,在国内见到的并不多。据说他的一些作品被收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内收藏陈列起来。
我与王老是忘年交,在他晚年时还陪他去西安参观碑林。当时他还特意给我讲了他在30年代初与于右任等人一起发现《曹全碑》时的轶事。可惜他生前没有机会看到西安新建的唐代著名大书法家欧阳询撰书的《皇甫君神道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欧阳询碑林》。该碑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于西安市南郊的少陵原上,当时碑石虽为碎块,但碑文基本完好。现在已重新镌刻成碑立于西安曲江风景区附近。如果王老能见到该碑,一定会高兴万分。遗憾的是王老已于1989年不幸去世了,如今我也年逾花甲,真是岁月如梭呀!
优质答主
我最近对古代的字画收藏比较感兴趣,看了一些字,也咨询了一些人,我觉得他的书应该属于馆阁体 (当然我不是专业人士) 王老师给我的感觉是很平和的,他的字体里充满了“和”,给人很祥和的感觉,没有那种狂傲的气势,他写的字有一种文人风骨,给人一种内敛、含蓄之美……
总之我喜欢这种风格! 我觉得这是中国文人精神与情怀的最好体现吧!
王璨,字仲宣,鲁国东平(今山东平阴东北)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七子之冠冕”。《后汉书·文苑传》记其“善属文,举升进士”。早年曾拜人东都太学。因避难南下荆州,于刘表座上赋《七哀诗》。后刘表令其作书与刘备,后为曹操所得,操亦叹其才,刘备由此不满王璨。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占荆州,王璨于是北走依附曹操。年十七从军,西游入蜀,在曹魏集团成为魏的中枢文官(后人认为王璨的文学成就在七子中最高)。擅长于赋和七言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贡献和地位。其主要著作有《登楼赋》等。南朝时人辑录其文集4卷。《登楼赋》历来为人称诵。
王粲书法精妙,有“绣画终有尽,制妙物无极”,文彩“视之无斜曲之象,听之无枭色情”。明杨慎在《丹铅录》中说:“魏陈思王植,有文士大夫气,甚似魏武。阮瑀颇似曹公;应玚似曹植;刘桢似曹子建;徐干似张子房;孔融似祢正平;王粲辞句,深有仲宣气韵。”说明王粲的书法是承继先人的。在当时,王粲的书法是很有名的。他继承发展了前代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赋和七言诗方面成就显著,推动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