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有虎头瓷器吗?
两汉瓷器,尤其是西汉瓷器历来是中外学者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虽然过去在河南、江苏、四川、湖南等地均零星地发现过东汉灰釉或青釉的陶质明器,但绝大多数学者仍把我国瓷器的发明划在东汉后期。
近数十年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批西汉中晚期墓葬出土的青釉瓷质明器被先后发掘出来,如江苏六合程桥和湖熟地区的13座西汉墓中就出土这种质地的壶、罐、盂等器物近20件,胎体较薄,呈浅灰色,胎骨坚硬,大部施青绿色低温釉,釉面光亮,有些器表面还拍印绳纹或刻画了简单的弦纹。
经对这类器物进行化学元素和物理性能的测试分析,证明它们都是瓷器。这类器物在江苏南京、宜兴、句容、山东曲阜等地的西汉墓中也有零星出土,说明东汉前期南方和北方都有瓷器生产,
而江苏地区尤为集中典型,它和1958年江西丰城西汉墓出土的两件青釉小盅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打破了我国瓷器创始于东汉后期的传统说法。
这类青瓷的出现,使我国瓷器的创烧年代提前了一个半世纪。江苏一带的西汉青瓷是在战国原始青瓷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原始青瓷到东汉成熟的青瓷,其间仅相隔百年左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