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核挑木八仙桌价挌多少?
桌,选黄花梨木为框,紫檀木为面芯,通体浑圆秀致,牙板镶玳瑁片,边沿雕云纹。双横枨下有两枚椭圆掏膛矮老,内侧有镂雕草龙纹。腿部内侧以双柱上接牙板,两侧雕作兽面。兽面足上镂雕缠枝纹,足下装以铜圈,四脚内翻,以示安定。此黄花梨木八仙桌,木纹清晰美观,紫檀面芯光润而显沉静,玳瑁片镶嵌于牙板,色泽鲜亮,富丽堂皇。通体雕刻精巧,工艺精湛。其形制优美,实为上乘。
此木八仙桌在清代中期是普通用器,通常置于三堂或五堂的正堂明间,上置条案,左右设宝座或太师椅,是接待宾客或红白喜事摆设祭品的用具,其在大宅门内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其器形宽厚敦实,气势雄伟。牙板浮雕有二龙戏珠、荷花、仙鹤等图案。四腿多为三根木料拼接而成,在牙板下有四块夹头榫,上下榫眼相吻合,结构极为牢靠。在四腿靠近牙板下,有四方委角腿,既可装饰,又能抵避牙板下部因支撑面大而易下垂翘裂的现象。这种夹头榫八仙桌是典型的明代家具风格,清中期仍然使用而略有变化。
另外,还有一种霸王枨结构的八仙桌,结构方法是在桌面下四足外侧斜下45度凿眼两洞对穿,霸王枨一端契入足端眼洞,穿入门洞将桌面提起。这种结构方法的优点是四足不必很高就能和桌面固定,节省了材料,结构轻巧稳定,不呆滞。虽然此桌风格与上述夹头榫结构的桌子相比显得粗犷,但同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