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有哥窑瓷器吗?
明早期瓷器生产的“空白期”过后,以成化(1465—1487在位)时期为瓷器烧造的首度兴盛阶段。《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九《北虏三入南寇》:“成化时,国威未奋,比岁有警,战守失宜,劳费尤甚。”可见成化一朝是明王朝国力有所消弱,但总体趋于平稳的时期。而此时的瓷器烧造,一方面在前朝基础上有了相当的进步(尤其是青花瓷在技术发展上有了很大进步),另一方面又为今后的繁荣兴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化时期生产的瓷器历来有“成窑有鸡缸,一时风雅士,竞相争”的美誉,充分说明该朝瓷器的精美。成化官窑御瓷烧造始于成化元年,终于成化十九年。官窑的烧造仍置于御器厂中。督造御器太监有时还亲自去景德镇督造。明代御器厂制度有新发展,为后朝严格管理制度开了先河。
成化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肥润,温润如玉、釉如凝脂。以“鲜肥漂荡”著称,乳浊感特别强,青花瓷为数众多。青花瓷,其青料有进步,使用“平等青”,也称“坡塘青”。使成化青花色调淡雅,清丽妩媚,一改从前浓重风格,与浓重青花对照堪称浓淡对比的典型。
成化也有哥窑瓷,其胎骨较薄而秀气,釉色白中透青。釉面仿哥釉,带金丝铁线,色调淡,但黑线较粗,不太均匀,釉面光润。常见的器物有双耳折沿盘、鱼篓尊等仿宋代哥窑的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