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鉴定瓷器的?

盖菡玥盖菡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瓷器鉴定专家任志录先生指出,目前我们鉴定古陶瓷的真伪和年代,一般还是沿用传统的“目鉴”的方法,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去鉴识研究。

1、胎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窑口)烧制的陶瓷器,由于它们所使用的制坯原料和成型工艺不同,其胎质在颜色、致密程度、断面状态等方面都各具特征。例如,元代青花瓷的胎质一般坚密厚重,颜色多呈灰白或灰黑,器物底部的胎 ground 往往不施釉,露出褐色的胎 ground ,俗称“铁足”。

2、釉质。釉质的成分、施釉工艺以及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的不同,都会使器物流釉的熔融流动程度、玻化程度、表面光洁度以及色泽等方面呈现各自的特点。比如,清三代的釉面大多洁净光亮,明清景德镇窑烧制的各种颜色釉瓷器,其釉面的颜色也都是这个时期特有的。

3、器型。如商周时的青釉器,多仿青铜器造型,西汉时的釉陶壶多为盘口、矮腹、平底,五代至明初的玉壶春瓶器型,颈都比较粗短等。

4、纹饰。这既包括器物本身装饰的图案花纹,也包括文字、款识等,它们均因时、因地而异。如商周时期的几何纹青釉器上多拍印席纹,宋元粉彩器上所绘莲池鸳鸯图案等,都是典型的时代特征。

5、工艺。陶瓷器的成型方式、装烧方法、施釉工艺,如捏塑、模制、拉坯成型后,采用垫烧、支烧、堆烧、匣钵仰烧、覆烧和各种装烧工艺所造成的器具表面的某些特征和底部的火石红、釉斑现象等,也是我们应着重了解和熟悉的内容。

以上所述这些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制瓷工艺特点的综合性和标志性特征,我们称之为“特征鉴定”。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由于作伪者使用现代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高仿”制品,已经可以达到近乎乱真的程度,所以我们认为,除了应掌握和重视传统“目鉴”手段和“特征鉴定”法的同时,还应利用现代测试技术,从成分结构等方面对受检物进行更准确可靠的鉴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