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讲究什么?
一是看造型。各种瓷器都具有自身的造型特征,年代不同、窑口不同,造型特征也不尽相同。如清代乾隆以前的瓶、罐类底足多为二层台,民窑瓷多粗糙;嘉庆以后的瓶、罐类多为实足,光润细腻但缺乏豪气。仿品虽然也能仿制这些造型特征,但总显得不够自然顺手,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二是看胎釉。民国时期仿造的青花瓷,其胎体比清乾隆以前的要轻,釉面虽亮但过白,玻璃质感过于突出,缺少层次感,显得单薄。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青花瓷用的是江西进贤县出产的上等陂塘青,其蓝紫程度更重一些,给人以凝重青翠之感,而晚清仿品用的是低铁高锰的国产料,其蓝紫色度较浅。民国时期仿造的青花瓷虽然也有用进口料的,但其蓝紫色度偏蓝且漂浮,仔细对比还是能够区分出的。
三是看纹饰。民国仿品无论仿得多像,终究少了些古朴、灵动之气,纹饰虽也能仿制得细腻,但线条总显得过于流畅,缺乏了古气。仿制的青瓷,龙的五官都过于明晰,形象虽然生动,但缺乏古朴之感。而且仿品所书大清XXX年制的款字显得过于清晰工整,缺乏神韵。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造假者制造出的假青花瓷比以前更加逼真,给人们造成更大的困扰。只要我们在鉴定过程中注意以上三个方面,掌握它们,运用它们辨伪识真,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就一定能找出规律,找到快速鉴别真伪青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