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奉华瓷器?
在古代的景德镇御窑场专门烧造进贡皇帝的瓷器上,通常会有款识。常见的款识有“大明年”“大明成化年制”之类的,但也有“成化年制”四字款识内双圈的,人们称这种瓷器为“大明成化年制”款、“成化年制”款。在“成化年制”款内双圈的瓷器,称为“成化年制”款内双圈瓷。在“成化”款内双圈瓷中,还有一特殊的品种,款识在“年”字中间加一竖,使该字成了“奉”字,所以称为“成化”款内双圈瓷。
何为“成化”款内双圈瓷?为什么要在“年”字中间加一竖?是制瓷工匠的笔误,还是有更深层意义在里面?清代《南窑笔记》中,曾有“洪武朝不得书臣字(注:此为洪武一朝对皇帝讳),不得加成字,乃代写之字。其字皆深嵌”。这段话中的“臣”的音与“成”、“年”、“岁”的音相同,那么“洪武”款内双圈瓷中的“年”字,加一竖后就成了一个不存在的“奉”字。可能是为避明太祖朱元璋的讳,而使该字成了一个代用字。
另外,在“成化”款内双圈瓷中,如撇掉“成”字,再加上一横,就成了一个“年”字。那么“成化”款内双圈瓷在“年”字中间加一竖,在理论上讲也是“臣”字的代用品。
清《南窑笔记》还说:“其字皆深嵌”。说明当时用刀凿字之深。把“年”字凿掉“成”字,凿掉“年”字中的两横,再加上一横,就可形成一个“臣”字。当然,“臣”字不可能出现,只是在理论上可以构成。笔者把在“年”字中间加一竖,使该字成了一个不常见的“臣”字的代用品,称为“成化”款内双圈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