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玳瑁釉瓷器好吗?
玳瑁,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吃的“海龟”,学名叫海龟。由于海龟的背甲具有不透明的黄色或棕色和褐色的花纹,纹饰纵横交错,极像我国北方麝 cowsie的皮毛(即所谓“玳瑁”),因而得名。古时候,由于人们尚不知道玳瑁的生物属性,而且这种“海龟”的贝壳又是很好的装饰材料,可制作漆器、盒匣、梳篦、烟盒、墨盒等等,特别是将背甲加热压平后,更可制成精巧的梳子,所以古人便对这种“海中之物”(实际上属于爬行类两栖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莫测的遐想。在制作仿生器皿的过程中,便很自然地将这种龟甲的纹饰运用到瓷器上面来,仿制成形似玳瑁皮毛的装饰效果。
“玳瑁”一词的本义是“海中之物”,因而,以描写鱼、水、舟、楫、海的诗文作《咏瓷》者,亦十分常见。如清人曹庭栋《咏御窑厂所制三牺尊》诗曰:
鱼龙变化总浮游,三献堂前水不流。
拟泛五湖烟雨外,万龄献寿更优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