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学中庸刻本值钱吗?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大学》原是《礼记》中第一章,单独抽出,在章后加上注解,编成《大学章句》,又把《中庸》由《礼记》第三十一篇单独抽出,加上注解,编成《中庸章句》,合称为《四书集注》,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对于理学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是“四书五经”之一,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书目。历代科举取士,都要以“四书五经”为基本内容,因此,各种刻本的《四书五经》在全国各地被大量刊刻、印刷并被广泛流传。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康熙皇帝命人将朱熹所注的《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进行重刻,史称“圣谕《四书》”,由此《四书》正式成为科举考试中唯一的标准考试教本,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这110年间,清政府及各地官员刻本、私塾印本不计其数。所以,单从存世量来说,清代的大学、中庸刻本并不价值连城。
从版本研究的角度来说,“四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才编订成册,但“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个章节,在其各自独立出来以前的刻本很难找到。那么,《礼记》的刊刻本情况如何呢?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南宋绍兴十七年所雕的“十三经”本,而《大学》、《中庸》合刻,最早本子当是明嘉靖间朱承爵所刻《四书》本。所以,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大学》孤本或存世极少的《大学》刻本,价格会相当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