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分好的?
这个问题好大啊! 种质越好,颜色越鲜艳,质地越细腻,透明度越高就越是值得购买!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实践中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比如一个人非常喜欢绿色的,但突然看到一块非常好看的紫罗兰色翡翠,那这块就会非常值得他入手。 反过来,一个特别钟爱紫色的人,却遇到一块品质非常好的绿色翡翠,或许他也会欲罢不能。 所以,值不值得,永远没有统一标准答案,只有根据个人需求来定夺才是真理。
不过,从行业角度来讲,判断一件翡翠优劣与否还是有准则的。 首先,自然是种质。 翡翠的种有很多,普通消费者最常见到的无非就是冰种、糯种和豆种,其中冰种又被称为高冰或玻璃种,如果连这个都分不清,那真该好好补一补基础知识了。(相关阅读: 冰种与糯种的差别有哪些?)
在种的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带有颜色,如果有,则是锦上添花,如果不是,也没有关系,因为可以借助雕刻师精湛的技艺添加上理想的颜色,如帝王工,巧雕等。
只要工艺到位,就算原本是普货,最终也能成为可遇不可求的高货。 其次,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瑕疵问题了。 不管是天然形成的玉石都会有或多或少瑕疵存在,关键是看瑕疵的影响大小而已。 如果一块原石已经裂开且无法取料,那就没有价值了吗?也不是这样,看能否用镶嵌的方式把宝石固定起来,做成饰品。如果可以的话,照样可以卖出不错价钱,只不过这种情况较少罢了。
除了原生长在岩石上的翠宝,一般情况下,玉石都会附带一块皮壳。 这块皮壳对于玉石的价值影响很大,有时候甚至可以决定一件玉石的命运——留着它,还是扔掉它。 如果是一块老坑料,且表皮薄而通透,又或者是水头很好的玻璃种,那么留下它,通过打磨加工,可能得到一件晶莹剔透,完美无瑕的饰品。但如果是一块新坑料,或者表皮干燥而厚实,那么就未必如此幸运了,要么只能做报废处理,要么需要花高价聘请雕刻大师,费尽心力做出合适的造型,方能成全一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