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临摹板值钱吗?
书画界临摹历来有之,尤其在古代,条件落后,没有复印、印刷技术,临摹是学习书画的最好办法之一,因而许多临摹品得以流传于今,成为研究古代原作和临摹者本人创作的实物资料。
清代皇帝擅长书画者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慈禧)等多位,他们和宫廷画师以创作和临摹为主,有应时应事、皇室自娱和进呈应制等不同性质。如雍正、乾隆帝为纪念三藩之乱,命宫廷画师于雍正五年绘制了十二幅反映战争情景的纪实性作品,名《平定三省战图》,这十二幅巨幅绢本设色画,由蒋廷锡、张照、唐岱、董邦达、沈源、丁观鹏、汪由敦等数十人历经十年才告完成,每幅尺寸为439×13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既是纪实性创作画,也是纪实性作品临本,可谓独创与临摹的集大成者。《平定三省战图》初绘成后,乾隆分别在各图上题诗、题跋,深感如此巨幅纪实性作品,应广为保存,便于日后观览、记事,并作为夸示武功的一种手段。因此乾隆时曾命丁观鹏、张万邦等人绘制数套临本,分藏在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和圆明园内,有的还存放在太和殿两侧庑房内。清末时,原作和临本皆有的《出师受降图》和《回龙窥阵图》二册两套,被八国联军掠走焚毁于意大利宫殿,现在法国吉美博物馆还收藏有一套《平定三省战图》(此应是临本)。清宫保存的《出师受降图》、《回龙窥阵图》两幅,则系当时由圆明园内抢救回的二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