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以翡翠翡怎么读?

都学军都学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个生僻字,念fei(四声)。这个字在古文里表示玉色,比如《礼记·玉藻》里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焉”,这里的“玉”的意思就是形容有德行的人应该具备的美好品德。《大戴礼记·劝学》里说“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仁在其中矣……”这里第一个“仁”字,指代的就是前面说的那些美德,也就是仁包含的意思很广,有“爱”“尊重”“智慧”“诚信”等等美好的品质,而这些美好品质的综合,用“玉”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那么这个字到了现代汉语里,就引申为对于某种事物的珍贵评价了,比如我们夸一个人书法好看时会说“真笔力矫健如铁画银钩啊!”来描述这种好看的字犹如刻出来的一般。又比如我们赞叹一个人的绘画水平时说“这幅画色彩鲜明,浓淡相宜,真是丹青妙笔啊!”同样表达的是对于艺术作品的赞美之情。而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古人对于“玉”的评价方式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从古文里引申出来的“翡”,也就有了类似的意思——用来形容事物最美好的那部分。 至于这个字的读音,虽然古音与今音差别很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测它的读音。这个词的古字形是这样的: (左图是“翡”的繁体字,右图为简化字“翡”) 上半部分的“非”字,在甲骨文里面像鸟翅的形状,金文里变成了“人”下面一个“非”,小篆里变成了上下结构,而隶书、楷书则沿袭了这一结构。那么可以推测,这个字的上古音,应该类似于“fai2”或者“pai2”。而这个词的上古义,应该是类似于“美玉”或者“珍奇的颜色”;同时因为“菲”字也读作“fai1”,意思也是类似于“颜色”“光彩”等,所以也可以知道这两个字上古时就相当于一个字的两种写法。

到了中古时期,汉语发生了语音变化,“非”字的发音变成了“féi”,而且这个词的意思也保留了类似的意义——“美好”。而这个发音和意义保留至近代汉语时期,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对了,顺带提一句,我查了一下这个叫“翡”的字在古代文献里的用例,发现这个字除了表示“美好”之外,还常常用来形容红色的宝石,比如红玛瑙、翠珠、红珊瑚等,因为这些宝物的颜色往往呈红色或深红色,所以“翡”字用来比喻这些物品的颜色是很贴切的。

史建龙史建龙优质答主

在现代汉语中,因为“翡翠”这种珍稀鸟类和以这种鸟的羽毛颜色得名的翠绿色玉石是人们更常接触的事物,所以用来作为这种鸟类和玉石的“翡”和“翠”字的字音渐渐的代替了原来的读音“bì”和“jī”,即:fěi、cuì。这样,“翡”字便在字典中收录了两个不同的读音和意义。即:bì(珍稀鸟类)和fěi (翠绿色玉石);“翠”字也有两种读音和意义: jī (珍稀鸟类)和cuì (翠绿色玉石)。同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成语被更频繁的使用,使得“鹬”字的本字“鹬”渐渐为人所遗忘,在字典中只收录了“鹬 (yù 雀类鸟)”一个音和意义。这样,“鹬”字便成了“鹬”字的简化字;而“鹬”字本身作为“鹬”字的繁体字,由于仍沿用了古汉语中的读音,于是,它上面的“鹬”字的读音也仍然采用了它本来的读音“jī”。

综上所述,以现代汉语拼音标注“鹬蚌”和“翡翠”的拼音应该为:

“鹬蚌”:yù、bàng;“翡翠”:fěi、cu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