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次生色有哪些?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刚好最近写了关于翡翠文章,里面有详细介绍(点击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了) 简单说下我的看法: 种:指翡翠本身的质地,结构。主要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等,种是天然形成的,无法人工改变。对价值的影响很大。 色:主要指颜色,影响颜色因素有:底色的浓淡度、色调、分布均匀程度和对颜色的遮盖力。其中底色又分:干净度和明亮度,影响价格也有很大关系。 对颜色影响还有:切工,包括形状和镶嵌。好的切工能让颜色充分显示出来,增加亮度。最后就是品牌了,这个没有绝对。
上面说的都是自然状态下的影响因素,如果在加工过程人为的因素就很多了,比如染色、灌胶等等,这属于破坏性处理,虽然能让低质素翡翠得到提升,但是有毒,对环境及人体都有很大的危害。国家明文禁止这种操作! 所以购买时一定要仔细鉴定,避免遇到此类假翠。
次生色顾名思义,就是后来生成的颜色 ,和原生色相反。在玉石生成以后,由于风化作用,周围的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翡翠的裂隙和颗粒接触处从而造成的一些颜色。比如绿色,紫色的翡翠经常可见到根部具有深色的边缘,这就是次生色造成的。次生色的另一个特征是常表现为由于人为的外力作用才能去除,这是次生色区别于原生色的特点之一。一般而言,具有次生色翡翠,大多颜色翠绿和紫色结合,颜色艳丽,质地结晶细密,水头足,多为优质翡翠,价值极高,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鉴定翡翠的次生色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观察颜色的形状,翡翠的次生色一般情况下成不规则的脉络状,团块状,表现很杂乱。并且其呈色特点多见于色形浅,并且有微微发灰黑色。
二、观察颜色和翠性之间的关系。由于次生色是后染进去的,因此,其翠性不太明显,色形与翡翠的解理方向也不相干。
三、观察颜色和裂隙的关系。由于次生色多沿裂隙渗入,因此其颜色在裂隙处更加浓重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