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货翡翠可以销售吗?

巴益云巴益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翡翠A、B、C的分类是针对翡翠加工而成成品后的分级,不是针对其生产源头的区分。 也就是说,这种分类方法,仅仅适用于翡翠经设计加工成装饰品之后,但是,很多早期的翡翠料子,是没法达到这个级别标准的。 比如说,以前有“宝岛四美玉”之称的四块白玉翠,在台湾新竹菜市场的地摊上,它们还只相当于现在B货的水平;再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的一个旧货摊子上,有人发现一块重达4.5公斤的石头,表面粗糙,被当做普通石头出售,后来发现它其实是天然翡翠,而且质地极佳,经过清理打磨后,成了今天的顶级藏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玉石传奇》一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记载: “1973年,法国巴黎圣·克洛蒂尔德博物馆收到一块重达26吨的巨石,外表看上去像普通的沉积岩。然而,经化学分析证明这是纯天然的翡翠石,因为颜色鲜艳,纹理清晰,很快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这块原石来自缅甸掸邦,先运到泰国曼谷,然后再用船运至法国。 在运输途中,有人提出将它切开,制成若干块原石,然后分别运往各地,这样可以节省运费。但切石工看来,这么做根本行不通,因为原石的切割和雕刻是很困难的,如果切坏了,那就全完了。最后大家协商的结果是:不切!就让它这么完整地进馆。

可见,优质翡翠的原石,早期是很可能达不到如今我们所说的A货级别的(当然,有些劣质的不必要做C货处理)。而经加工成为成品后,因为质量好,价格高,买主也不会再去追究是否做过B货处理了。

阎宝国阎宝国优质答主

B货是翡翠经过人工处理,将劣质、低档的翡翠用强酸浸泡去杂质,注胶增艳、增绿而成。其实,B货翡翠可以看做是优化处理的翡翠,是可以合法出售的。

市场上出售B货一般有A加货和通货B货。它们大多以A货的姿态出现,没有任何征兆地出现在柜台里,当消费者以低于A货的价格购到手中时,问题便出现了。

A加货也做“A货处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的一种处理方式。以颜色、透明度尚佳但有裂纹的原料制作,在强酸浸泡去杂质后,注胶,最后抛光上蜡。外观与A货相似,但有起胶点和凹坑的特征。

通货B货以中低档原料制作,经过浸酸去杂质,注胶增绿而成。常有龟裂纹及蜡状光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