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成因?
翡翠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经过亿万年地壳运动,深埋在地下,部分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发生变质作用形成钠质辉石岩或长英质辉石岩(即翡翠的原岩石) ,在压力释放的过程中,矿物晶体之间逐渐产生裂隙,晶间溶液发生氧化作用形成胶状矿体,然后再经过挤压隆升出地表,沉积于河床上成为砾石,最后被开采提炼出来。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形成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不然的话很容易在变质过程中消失。而我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少动,很适合这种矿物质的生长,所以我国的云南是盛产翡翠的地方之一。
现在大家对于怎么辨别真假翡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翡翠的小知识吧 1、种水:指翡翠的透明程度,一般用“干”“湿”来描述,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嫩。
2、颜色:颜色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三种色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彩”,分别为:翠绿色,苹果绿和粉紫色。另外还有一些特殊颜色,如:黑蓝色、葱白色等。
3、瑕疵:任何玉石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瑕疵,但是瑕疵过多过大的话就会影响到玉器本身的价值了,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裂纹:由于地质变化而产生的裂纹。
②、杂质:是指那些呈白色、灰白色或其它淡色的矿物包体,它们多为方解石、白云石等,也可见到磁铁矿。这些杂质不影响玉质的通透性,但在美观上就差强人意了。
③、绺裂:指原生裂纹和表面风化导致的裂纹。这些裂纹会大大影响玉的质量,需要特别注意。
翡翠,是硬玉岩的一种,主要由硬玉或含有钠 Feldspar,也常含有角闪石、辉石、长石、帘石、绿辉石等(钠奥长 Feldspar,石英,云母等等),多呈纤维状交织结构,其晶粒越细致、越紧密、透明度越高者为上好翡翠,常可作玉雕材料。硬玉主要产于接触变质带的玉石岩中。与硬玉有密切成因联系的火山岩多为碱性玄武岩及各种霞石岩类。
硬玉岩为区域性高级变质的典型岩石之一,常与片麻岩、云英岩、角闪片岩等相伴产出。在中国云南,硬玉岩与纯橄岩、金伯利岩等超基性岩超深源岩相伴产出。
硬玉的化学成分为硅酸铝盐,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蜡状光泽。硬度6.5-7度。颜色不一,有白、红、绿、紫、褐、黑等色。有棉絮斑点,多纹路。
硬玉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矿物,除氢氟酸外,几乎不溶于任何酸中。且不易受风化。硬玉的韧性相当好,经得起“千刀万缕”地琢磨加工。硬玉有红色、白色、绿色等等。
缅甸翡翠矿床主要为碱性玄武岩、霞石岩、纯橄岩与壳源沉积岩发生接触变质而成。硬玉岩体以岩瘤状(豆状)产出围岩中。一般为几个或十数个岩瘤成群出现,形成于距今三迭纪末期。
我国的硬玉岩,主要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北、西格拉玛山的东段南山。1956年发现,1960-1970年间零星开采。采获玉石约2000kg,色纹斑斓,呈青绿、草绿、奶白相间的花玉,质量较差。在西藏自治区境内也有硬玉岩。近年,在云南省昆明市郊西山的晋宁纪片麻岩中,首次发现在硬玉岩成矿专属性很强的纯橄岩及金伯利岩,这是中国西部三江地区存在硬玉岩潜在成矿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