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棍翡翠手镯怎么叫?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玉镯的分类。 常见的玉镯分为:扁条、圆条、方条和异形条等类型。 其中,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就是扁条和圆条,那么,什么是圆棍呢? 所谓“圆棍”,其实就是由圆柱形的石头雕刻而成,表面为椭圆形或球形的镯子就叫做圆棍镯。 从外形来看,它和圆条极为相似,但两者之间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圆棍的直径和周长是相等的;而圆条的直径和周长大小相等。 用最浅显的理解方式来说:圆棍更像是一根粗细均匀的不锈钢管,而圆条则像一根粗细不均的钢丝。(这里用不锈钢管来比喻圆棍,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翡翠是一种天然玉石,而人工加工的不锈钢管是有金属光泽的,两者在光泽上并不能等价替代) 除了以上四种主要类型的玉镯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镯型,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圆棍镯的价值。 从材料来看,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种水色上。 一般来说,同种类的翡翠,其圆棍镯会比其他形状的镯子价格更高一些。 因为圆棍对料子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存在明显瑕疵的原料是不太适合制作成圆棍镯的,我们可以认为圆棍镯的材料品质更高。 当然,如果是在同一块原料上开出的其它形状的镯子,而且颜色、种水都是最好的那一部分,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可能最终也会做成圆棍镯来出售。
有些商家会将一些有特色的镯子进行改圆,将其改成圆棍镯销售,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圆棍的形状独特,因此在日常佩戴中很容易磕碰到硬物,出现刮花、破损的情况。如果选择购买圆棍镯,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圆棍手镯的称呼来源于它类似圆棍的形状,“圆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话。“圆棍”其实很好辨识,即手镯的镯芯呈圆形,而镯身为鼓形,即侧面是上下两个圆叠加在一起的形状。圆棍手镯是近代翡翠手镯中产量最高,流行时间最长的手镯样式。
圆棍手镯在清代的时候就有了,不过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前,其鼓形的外型并不突出。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人们审美理念的变化,圈口变大,镯芯变小的“肥美”样式逐渐成为主流,这时的圆棍手镯鼓形特征十分突出。这种粗大肥美的镯子,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特别适合发福的中年女性佩戴,用它来压制显老发胖的身材,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在北京常听人说:“女人老了,就要戴圆棍。”
圆棍手镯的出现,离不开翡翠原料的优越,因为只有料子特别大,才有可能打造出这种比较大气,有分量,比较厚重的镯子。从二十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缅甸开采到了很多体量巨大的翡翠原料,中国因此成为产量和存有量最大的圆棍手镯市场。
北京人喜爱佩戴圆棍手镯,除了与翡翠原料的个体有关系外,还与北京的地域文化与民俗传统有关。由于北京地处北方,气候干燥,紫外线非常强,这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冬季一般着装厚实,喜欢佩戴一些比较有分量的首饰来压衣服。同时,北京人也形成了一种内敛朴素的审美观,他们认为镯子作为一种装饰,戴在手上能显示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藏在了袖筒子里。所以镯子戴得厚重,不轻易外露,才能显出一种深藏不露的气质。因此,深受老北京人喜欢的圆棍手镯不但粗壮厚重,造型也不追求华丽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