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变海洋玉髓吗?
我是海洋玉髓的产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海洋玉髓开采地——云南个旧。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的确有自己的海玉(我们当地对海洋玉髓的称呼)产地,并且产量巨大。但并非所有海玉都适合雕刻作品。 海玉是个旧锡矿的伴生矿物,一般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铬等矿物质,所以会有红、黄、蓝等多种颜色,深色的有黑曜石之称,浅色的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水头”较好的海玉了。 这种颜色鲜艳,质感润透如同凝露的海玉最受玉雕师们的喜爱,因为它非常适合雕琢各种人物、花鸟等题材。因为色相较好且变化多端,雕刻出来的作品效果也非常惊艳。
但我说的“自己产的海玉”并不指代“能拿到市面上卖的玉料”。 因为海玉这种矿物,除了做首饰摆件之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做冶炼提纯金属的原料。 所以,之前国内是有规定禁止采挖海玉作为玉石原料的。 不过,现在似乎没有相关的政策文件了,但这种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因为要找一块颜色好、质地好的海玉是非常难的,因此不少人都打着“新矿”的旗号出售已经开采过的老坑口。
当然,这里面也有正常经营的商家,只不过他们的货源很难找到而已。 而我们当地很多小作坊式的加工场,他们往往同时经营着翡翠、和田玉等其他玉种的生意,只是这些玉种在他们眼里并不如海玉赚钱。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玉种都是“外行”喜欢买走的。而海玉则不然。 我并不是为我的家乡做广告,我只是就事论事的说一下情况。
海洋玉髓,严格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玉,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翡翠,它的学名叫玉髓英,因多出产于水边的山沟里而得名。主要颜色有红白黑三种,优质海洋玉髓产自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玉髓以色彩鲜艳、质地通透细腻而深受大家的喜爱,中国的玉髓矿脉出产于内蒙和云南,颜色比较单一,多为白红两色,颜色和质地都不太理想,市场上不怎么常见。
海洋玉髓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石种,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珠宝界崭露头角,只是当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翡翠和和田玉,所以鲜少关注海洋玉髓,但这两年玉翠行业不景气,玉翠商开始开发一些新的品种来弥补和扩展市场,再加上海洋玉髓比较适合作为手把件来雕刻,而这几年把件正处于大爆发时期,所以海洋玉髓一下子也成了热门石种。
玉髓属于一种石英类矿物的一种隐晶质体。玉髓常为条带状构造,也有呈同心条带构造的,称为“虎睛石”。玉髓属中档玉石。玉髓和水晶都是石英质,化学成分都是SiO2,不同的是,水晶是SiO2的低聚合体,而玉髓是SiO2的高聚合体,且二者结晶构造也不相同。由于玉髓结构致密,所以一般都不具有明显的猫眼效应,而具猫眼效应的玉髓颇为珍贵,价值自然成倍增加。
玉髓有红、黄、绿、白、黑、紫等多种颜色。白色玉髓、紫绿色玉髓和黑色玉髓最常见。白色玉髓俗称“猫眼石”呈蜡状光泽,并具有猫眼效应,黑色玉髓称为“鬃毛缠丝玛瑙”。玉髓常与石英、碧玉,绿泥石等伴生,主要产于酸性侵入岩和沉积岩的接触变质带,多呈瘤状、钟乳状、结核状产出。国内产地为新疆、辽宁、内蒙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