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哪里好?

牛东霞牛东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觉得袁秀琴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还是不错的。 简单说下理由: 对于初学者和小白而言,可能更关注这本书的内容的“丰富程度”;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可能更在意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前者侧重量的方面,后者侧重质的方面。我觉得此书在量上是很充分的,应该能满足初学者的需求;而在质方面就见仁见智了。因为“艺术”本身是一个极为丰富的体系,而“历史”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进行探讨的领域。所以没有哪本书是可以尽善尽美的。 所以如果你刚入门,想多了解一些知识,那么此书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至于那些经典教材,可以放在案头,作为参考。 但如果你已经对“工艺”、对“美术”有所关注,甚至已经接触过一些有关的研究,那你可能会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我看到有答主列出了很多书中所谓的“错误”,比如把“工”字写错了,把漆器工艺的时间顺序搞乱了等等… 如果只是这些差错的话,那倒没什么,可能是校对不足所致。但这些“错误”如果形成系统的话,那就说明作者可能在行文时有“疏漏”之处。当然,也可能我以责人之心责己,过于苛求了。

但是,如果有上述这些“错误”,却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毕竟谁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真正值得指出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的重大缺陷在于:它对某些工艺,尤其是传统工艺缺少深入的介绍,而是仅仅做了概括性的描述;而对于某些现代工艺,它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这本书更适合用作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的导论性质的教材,而不适合用作深入研究。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袁秀琴本人是怎么说的—— 在序言中,袁老师本人就已经指出了这本教材的适用范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同时她也在该书的“前言”中强调了这一重点—— “本教材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标准,并结合近几年来本校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而编写成的。”(注:袁老师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包世萱包世萱优质答主

中国工艺美术,指以我国的传统工艺技术制作的美术作品及具有审美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美术工艺品,简称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的品种繁多,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装饰华贵,色彩艳丽,风格独特。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包括了从古至今工艺人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既有生活、生产使用的器物,又有专供欣赏的艺术品,是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青铜工艺,商周的玉器,春秋战国的漆器、帛画,秦汉的画像砖、石和工艺雕塑,南北朝的织锦、刺绣、唐的金银、陶瓷、刺绣,宋的竹、木、雕漆,元、明、清的陶瓷、漆器、铜、铁、铝和家具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中,明清是工艺美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有“永宣之宝”之称,著名的有剔红、剔犀、戗金等漆器。特别是“剔红器”,承继元代风格,还吸收了铜、玉器造型和装饰,图案采用牡丹、月季、鸳鸯、游鱼等表现吉祥的题材。这一时期官场腐败,士大夫倡导清谈、尚简,加之受禅宗思想、道教影响,主张与自然和谐亲和,追求自我满足的精神空间,以隐逸山水为审美情趣,出现了尚清、尚简、尚淡的复古情结。作为物质文化载体的工艺美术品,明显反映出时代特征,追求清丽、淡雅、幽静的意境,造型洗练、素雅,装饰简洁,朴实无华、清新自然。以竹木牙角为代表的陈设工艺品和文具、首饰,以及家具中用螺钿、石片、木片、象牙、珐琅等堆嵌装饰的工艺非常盛行。这些工艺品,造型简练,装饰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世俗之风。以北京、扬州为中心,以竹、木、牙、漆等为材质的陈设工艺品盛极一时,尤其嘉靖、万历年间是竹工艺发展的高峰。嘉靖、万历年间还出现仿古风潮,仿青铜器造型和装饰的工艺盛行于金属、陶瓷、漆艺之中,以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制造的仿古家具,风格高雅,古朴大方,极富文人趣味,堪称家具之王,被誉为世界家具艺术的奇葩,如紫檀雕九龙纹罗汉床、黄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黄花梨有束腰方香几、黄花梨圈椅等家具均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