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檀香木在哪里生长?
目前,世界上已知檀香树约有20多个品种,原产于印度南部和马来半岛北部,在澳大利亚、美洲有种植。我国台湾省、海南和云南有引种栽培。 其中,以印度的老山檀最负盛名,号称“檀中之王”;而夏威夷的香料檀则被称为“檀中之后”。但无论是老山檀还是香料檀,都以产于印度的产量最高。 为什么檀香树会如此受欢迎呢?这源于檀香树木质细腻、油脂含量高,燃烧时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发现了檀香的药用价值并加以利用。唐朝孙思邈著《千金要方》中记载,“熏陆香,味辛,温,无毒。主治风邪冷气,腹内积聚,邪气积聚饮食不消,心腹痞满。”“又主血痢赤白,血淋粪后滴血,小便不利。”
而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称,“檀香,气味(木部):辛、温、无毒。主治:胃痛,腹胀,腹泻,呕吐,小儿消化不良。” 现代科学表明,由于檀香具有抗菌消炎及抗氧化等作用,故可用于改善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各类皮肤炎症等疾病,对于忧郁、失眠也有一定功效。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檀香属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所以气温低于15℃时就会进入休眠期,停止生长。北方的朋友想自己栽种是很难实现的。
檀香紫檀即檀香紫檀心材的简称,俗称紫檀木,学名Pterocarpus santalinus ,紫檀是豆科、檀香紫檀属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产于印度安德拉邦迈索尔地区,生长极为缓慢, 三四百年方可成材。
檀香紫檀为乔木,高12至18米,树干通直。树皮灰白色,平滑,呈薄片状剥落。羽状复叶长10至20厘米,叶托长2至5毫米,细小,早落;叶柄细而下折,无毛;小叶2至3对,长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或卵形,长1.5至5厘米,宽1至2.5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细长的硬尖,基部阔楔形,稍偏斜。
檀香紫檀叶表面黄绿色,背面粉白色,幼时两面被淡褐色细毛,后变无毛,离基三出脉,侧脉开展,背面隆起,小叶柄长2至3毫米,叶缘有细腺点。圆锥花序腋生,总轴长5至10厘米,被毛,花梗长1至1.5厘米;花萼5裂,裂片卵形,内面被开展的长柔毛;花冠玫瑰红色至紫红色,花瓣倒披针形,长1.2至1.5厘米,宽3毫米;花丝下部被毛。
檀香紫檀翅果倒披针形,长2.25至2.5厘米,宽4至5毫米,幼时被细毛,后变无毛,顶端圆形,基部狭,中肋隆起,两面平坦,翅窄,宿存萼裂片反折。种子扁卵形。花期4至5月,果熟期8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