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理事水平高吗?
水平肯定是有高低的,而且水平高低跟能不能当理事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问题是,这个“水平”怎么判断、衡量呢——如果连这最基本的指标都没有统一的规定或共识,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不是么? 所以我这里有一个关于水平的比喻,可供参考: 水平就好比是大学里各种课程的期末考试题,试题的难度和容量反映着考试科目的难度;而水平也是由很多“试题”组成的,这些试题就是各个画种、各个题材的作品。作品的质量也就是水平的象征之一(但绝非唯一)。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两个小问题: 第一是水平难不难评? 第二是水平有没有标准? 我的答案是水平不难平。因为只要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并给出相应理由说明为什么某个作品水平高低的判断依据,这个水平就一定能“平”得出结论来。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水平是有标准的。不然的话,中国美协里的水平高低岂不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么?所以所谓“水平”的标准其实也就是指“评判水平高低”这一行为所遵照的原则与准则。
所以 中国美协的水平高不高取决于 评判水平的高低是否遵循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理论根据来证明为什么某幅作品达到了这个或那个标准 倘若这个“衡量的标准”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那么这个所谓的“水平”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不是么? 所以最后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标准”的问题,而这个标准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呢?
我个人认为,这个“标准”应该是由业界内大部分人的共识所形成的,当然,这个“行业内的绝大部分人”所形成“共识”的依据就是艺术创作的原理和规律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一切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