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有多少种?

孔行行孔行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历史上除了本朝,其他朝代都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为主。所以不存在什么“货币”的概念,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特殊的地理环境或政治需求而采用特殊的交易媒介而已。 夏商周(前2070年—前256年) 主要流通货币为贝币,海贝、淡水贝壳都有,材质分为天然贝壳和人造贝壳。同时期也有其他的货币方式,比如用玉石和青铜器充当货币,但主要货币还是贝币。

春秋战国(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 各国仍然以贝币为主要货币,不过此时因为铸币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各地发行的货币形制不一,价格混乱,甚至有的诸侯国为了获取铜矿而滥发铜币。由于没有统一的货币制度和信用体系,这时期的国际贸易非常困难。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统一了货币制度,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青铜钱。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个统一货币——秦半两。 汉承秦制,西汉初期仍旧沿用秦半两。汉初财政紧张,为了节约铸造费用,汉武帝采盐铁官卖政策,大量铸币。汉代的货币种类很多,有五铢钱,小铜钱,大钱等。

王莽篡位之后推行新政,改革币制,新朝建国后颁布《钱法》,规定钱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 “五铢”,并严格限制地方监司铸造货币。新朝灭亡后,东汉建立,因东汉时期人口流失,经济中心向南转移,因此南方的巴蜀之地成为重要的铜产区。于是民间盗铸者众;朝廷又多次禁止,并颁布诏书:私铸金钱者,死于罪戮,妻子流放边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明帝时期规定:钱文“重如其文”,即每枚钱的重量都刻在面上。东晋成帝时,因为百姓不遵守钱法,政府重新统一了货币尺度,严禁私自减薄钱文。这一时期的货币,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钱文很复杂,有篆书,隶书和草书写的法。

隋文帝时,实行钱钞并用,以钱易米的政策。因此出现一种新式货币——“开皇通宝”。“通宝”的意思就是用钱币开通宝币。这种新式货币受到后世称赞。

唐代继承了隋代的钱钞并用的政策,同时也继承了前代的“钱文轻重,随钱文大小而定”的原则。但是唐初经济繁荣,不需要严格遵循以前的旧规即可促进经济发展。唐玄宗时,由于边境战事不断,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于是就发行了“乾元重宝”“重宝”币值较大,“通宝”币值较小。后来随着军事需要,银锭子和“通宝”也开始流行起来。

宋朝建立后,采取了“钱债分离”的政策,取消了唐朝时的钱钞并用,改为铜钱与纸币“交子”并存。宋金时,女真族崛起,掠夺中原的丝绸瓷器等货物。为了支付这些巨额的商品,他们不得不增发铜币。于是导致了北宋时“铜荒”的严重问题,使得制币材料紧缺,最终引发了“铜铁之变”——铜钱质量下降,私铸增多,最终导致“钱法大坏”。

元代时,元朝政府设立了“宝泉局”专管印钞,同时废除南宋“会子”,发行“中统元宝”。中统的意思是“中原正统”,表明了这一币种的合法性。到了元代中期,政府又开始大量印发钞票,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明代废除了元朝的纸币制度,实行币制双轨制,既铸造银币也铸铜钱,但总体发行量不如前朝。清代基本继承明代的币制。

鄂莉惠鄂莉惠优质答主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除了各式各样的主要货币外,还产生过数以万计的货币品种,其中多数为具有纪念意义或特殊用途的花钱。花钱虽非正式货币,但其在钱币文化史上和民俗、宗教、艺术等历史进程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保藏和研究价值。其用途,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是纪念性质的纪念币,如“上京千秋万岁”、“圣寿万年”、“千秋万岁”、“金城公主金”等。二是赏赐性质的奖赏币,如“太和合欢”、“开元通宝合背”、“大历元宝合背”、“天下太平合背”等。三是巫祝厌胜的辟邪币,如“太平百钱”、“天降玉泉”、“福德长寿”、“凤凰来仪”等。四是其它性质的吉语币,如“天下太平”、“文武双全”、“百子子孙”、“五子登科”等。花钱中的大多数铸有吉语。以“寿”字为内容的花钱,便是其中的代表。古代中国人常把“寿”字叫做“万年”字,对“寿”字十分看重,把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看作是美好的追求,于是便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寿”字币,如单寿花押、双寿花押、四寿花押、龟寿、鹿寿、寿桃、太寿、人添寿、福寿、五福捧寿、万福长寿、寿在福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花钱并不是中国独有。例如1935年在美国纽约发现的一块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的拜占庭金币,其上便印有“请为我的灵魂祈祷”的字样。在我国台湾省嘉义县民雄乡的武德宫,至今还保存着两枚日本天武朝的铜钱。这两枚钱背面上方横写汉字、下方竖写日文,字意都是“台湾永固”,是日本侵略者在清代咸丰年间侵犯台湾岛时所造。

花钱的制作方法与古钱大致相同,但其形状花样繁多。除了最常见的圆形方孔制式外,还有椭圆、长方、瓜棱、元宝、龟、兔、鱼、鸟、船、钟、葫芦、锁、钱串等多种形状。其文字有篆文、隶书、魏碑、行草及满文、蒙文、藏文、哈萨克文等。花钱的合金成分也十分丰富,除黄铜外,还有红铜、青铜、白金、赤金、金镶玉等珍贵材质。尤其是金、银、玉质所铸的花钱,均以金镀成赤黄之色,由于制作精致,表面光滑,光灿醒目,异常珍贵。

花钱的文字、纹饰及铸造工艺较之历代古钱更为精湛美丽,不仅具有高深的文学价值,且对研究古文字和书法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堪与历代古钱相媲美,历来为收藏家和鉴赏家所珍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