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竹子的画家都有谁?
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画家加入进来。不过,就目前的美术史状况来看,比较公认的中国画竹子大家主要是指元明清以来的几位竹石画家。他们依次是元代的郑所思、明代的陆治和恽南田以及清代的汪士慎、蒋廷锡和虚谷等五人。 在五人之中,郑所思的身份比较特别。他本是文人,却以卖画为生,与同时代的赵孟頫、高克恭并称“赵吴兴、郑思翁”。他的画风对元代的绘画影响很大。
在五人之中,郑所思的身份比较特别 他的作品《春山幽居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五人之中,恽南田的名气最大,是康熙皇帝的老师。他的笔墨潇洒,用色丰富,对后期花鸟画的兴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称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南田的作品《芳春丽景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在五人之中,蒋廷锡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是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官做得比较大。然而他的书画造诣却很高,是雍正帝最爱的画家之一(仅次于郎世宁)。他的风格跟恽南田近似,但用笔比南田更劲秀,用墨偏于含蓄。
清·蒋廷锡《四季花卉图》(四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除了以上五位外,明清之际还有一些画竹知名的画家,比如宋代李衎的孙子李方膺,他以画梅花著称,画竹也极有名;清初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他的竹枝画得很有韵味;而蒲华、任伯年、吴昌硕等人也是近代颇有影响的竹石画家。
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他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画竹、亦写竹、亦咏竹、亦以竹自喻,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他的竹子,将中国画的“诗、书、画、印”四种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创造了竹画的最高境界,成为中国竹子文学艺术的精品。
徐渭,是中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以泼墨写意成就了中国写意画。尤其是其花鸟画成就最高,存世作品有《牡丹蕉石图》、《芙蓉鸳鸯图》、《榴实图》、《牡丹图》、《月竹图》等。徐渭笔下的竹,竹竿以淡墨淋漓疾扫,仅寥寥数笔;竹叶则浓墨阔笔横扫,水墨酣畅。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画家。他的竹画题材广泛,手法多变,富有创造性。他用湿墨、破墨、泼墨等表现手法创造出全新的竹子形态,所作梅花、竹石、山水,大多用水墨。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墨竹图》、《洞庭渔隐图》等。
王绂,别号“九龙山人”,元明间画家、诗人。善画山水竹石,尤善画竹,对画竹提出了系统的、独到的见解,为文人画竹确立了理论基础和艺术规范。他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诗书画相得益彰,为后世画竹者提供了诸多借鉴。其竹画作品有《墨竹图》《潇湘秋意图》《山亭诗兴图》《磐石乔柯图》等。
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文学家。他以画竹闻名,是最早创造以纯水墨画竹子的画家,首创了不着颜色的“墨竹”,从而确立了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技法体系,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在中国画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影响,对墨竹艺术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