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分纸币什么发行?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有12种面值、53个券别;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正式开始发行,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和10元等11种面值、116个券别;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日起陆续发行,共有62种面值、660个券别 ;第四套人民币于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到1997年4月1日停止运行,共发行了1分-10元(1990版)、1分-1角(1980版)、5角-1元(1992版)等113种面值、881个券别;第五套人民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至今已发行了1分-10元(2005版)、1分-5角(2002版)、1元-10元(1999版)等100多种面值、1080多个券别。
其中第四套和第五套中的2元纸币的图案是一样的,只是主色调不一样。第四套人民币的一角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80版的一个是1990版的,两个版本的1角钱在市面上都是存在的,但1980版的现在比较少见,所以价格比1990版的要高一些。 目前,国内已经停止第三套人民币和第四套人民币的流通,只留下少数没有发行的券别作为文物保存着,大多数已经被国家收回并销毁。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人民币品种,除了第五套人民币以外,其他都已经退市,这些货币因为已经退出市场,不会再有新的流通,其升值空间巨大,受到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的热捧。如第三套人民币“背绿水印”1角纸币和“大团结”5元人民币,现在的市场价格就达到了3万余元;第四套人民币“80版”2元钱,现在价值也达2.5万元左右,而最新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100元券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只是100元而已。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0月1日,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各个解放区的货币还在流通,因此第一套人民币只在部分地区流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各解放区的货币,因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和单位没有统一。第一套人民币有53个不同的版别,其中有8种面额10种花样属于非正式货币,如1分、10分、20分、50分、200元等,不参加流通。这套人民币的纸幅大小不一,票面颜色不一,纸质有厚有薄,图案、花纹比较单调,所用的材料和印制技术都不先进。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分别为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五千、万元和一万元等13个不同的票面。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第一套人民币先后于1951年和1955年两次停止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第二套人民币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陆续发行,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主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10元;辅币1分、2分、5分13个面种,共16个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发行新币、陆续收回旧币的程序完成新旧币制的更替。新币制的主辅币结构合理,面额种类齐全;用料优良,工艺先进,图案、色彩鲜明。票币的主景表现了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的成效,如:工矿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商业及文化、贸易立业。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在第二套人民币流通的过程中,陆续发行了3种面额,3个版别。1956年发行了10元1种面额纸币;1957年发行了1分、2分,铝制硬币两种面额;1962年发行了1角券1种面额。至此,第二套人民币形成包括纸分币、硬分币和纸角币、纸币在内的完整的货币体系。第二套人民币于1999年1月1日停止流通,部分纸分币和硬分币分别于1992年2月10日和1998年12月1日停止收兑和付出,第二套人民币的流通期长达44年之久,是我国各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它的发行是新中国成立后,货币制度发生的重大变革。
第三套人民币是1955年开始,历时10年设计完成的,在1959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起陆续发行,共有7种面额,13种版别,分别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1962年4月20日发行1角、2角、5角和1元4种(包括1种分币),1964年4月15日发行2角、10元券(其中10元券分有、无“中国人民银行”汉、维、蒙、藏四种文字两种版别),1974年1月5日发行5分、2角和5角(5分硬币)、2元4种,1980年4月15日发行5角和5元2种,1981年4月27日发行100元一种。经过19年逐步更替,直到1982年6月发行最后一枚硬分币1分硬币,至此,整个第三套人民币13个品种全部面世,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第四套人民币是从1987年4月27日起开始陆续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集中了我国近、现代银行的优秀设计家和雕刻家。钞券设计和制版工艺上,既继承了我国钞券设计、制版的先进经验,又借鉴了国际上钞票发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第四套人民币包括9种面额,14个票种,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其中5角、1元、2元、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