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版年画有几年历史?
我国现在的年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木板水印年画,另一类是以凹板彩色油印为工艺制作的现代年画(也叫塑料版年画)。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仍然坚持手工木刻水印技艺的厂家已经很少了。 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可以追溯到南宋(公元1127-1279年)时期,在南方民间盛行一种“新年贴画”,以描绘神仙、人物故事为主题,采用木版套色印刷,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而北 京地区的年画起源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初期的年画与民间春节贴门神风俗相一致,多以辟邪止恶、祈福消灾为主题,构图丰满、笔触粗犷,多为 阳刻(单线雕刻)技法;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北京年画又衍生出一种新的形式一—彩料套印。这些早期的年画虽然都以木版印刷为主,但已显现出今天年画的基本面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年画主要是由国营工厂统一印制发行的,除了传统的单幅年画外,还出现了对联和年画套页等新型年画。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年画大多是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然而,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手工木刻水印始终都有其不可取代的独特艺术魅力。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陈之佛、江寒汀、叶伯英、李苦禅、刘继卣、刘凌沧、钱松喦、胡佩衡等诸多名家和当代著名画家,都曾先后参与过或创作过年画作品,为中国木版年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