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国有多少海军?
1949年,国民政府的海军共有舰队航母2艘(“重庆”号、“鞍山”号),巡洋舰3艘(“武汉”号、“南京”号、“珠海”号),驱逐舰20余艘,潜艇6艘; 还有国民党海军的基地和附属部队: 台湾省高雄市右营港内原驻有“重庆”号的第2舰队及所属的第7战队(“重庆”号为旗舰)、第8战队(注:原为第5战队,后改称第8战队)。
另在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7公里处的基隆港内,还停泊着国民党海军的“太原”导弹驱逐舰1艘和“西宁”炮艇2艘。 以上军舰共有38艘。
而当时我军海军兵力仅有4万余人,与国民党的兵力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装备更是差别巨大——我军海军全部舰艇加一起还不到30艘(含2艘明斯克号航母),且大都是老旧舰只。
1950年初,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建,馆内设计了海上陈列馆。由于当时没有足够数量的海军实物展品,于是就用了1:100的比例仿制了“太原”“西宁”两艘驱逐舰,作为镇馆之宝。
195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军将军授衔时有:一位海军大将,即萧劲光;海军上将没有;海军中将有3位,即刘伯承、肖鹏、王宏坤;海军少将有15位。
至1993年,海军中将有:张连忠,1950年2月入伍,海军副司令员,1993年晋升中将;石德磊,1948年11月入伍,南海舰队司令员,1993年晋升中将。海军少将有:张耀斌,1949年6月入伍,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南海舰队司令员,1988年7月授予少将;韩汝芬,1946年3月入伍,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88年7月授予少将。
1955年授衔时的另一位海军中将王树声(1905―1974),1955年原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第二炮兵司令员,1960年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原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于1954年1月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后,刘伯承曾代理一段时间海军司令员职务,肖鹏先后任第一、第二、第三任海军司令员(其间王宏坤任过第一、第三任海军政治委员),先后继任海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的有张连忠、李耀、杨国宇和迟浩田。肖鹏1985年11月退伍后被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国际安保研究所聘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