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四大名玉?

巢惠璟巢惠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和田玉 和田玉,主要产地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的沙雅县库木克拉克矿区,该矿床是由新疆地质局区测队于1965年发现的;现在,全国有青海、辽宁、四川等地也产出和田玉。 据考证,新疆和田地区出土的和田玉年代距今年代最近,大约为汉代时期,而其它产地出的和田玉年代要早得多,大约为新石器时代。 这并不是说其他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是用青海料的和田去制作的。我认为,这些“和田玉”可能是从地下埋积了成千上万年的玉料开采出来的,由于它们属于玉石中的狭义概念,又被称为山料。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新山石料或者叫山料出售,价格非常低,品质也不稳定,不过偶尔也能找到质量非常好的。对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代先民来说,可能他们最初认识到的玉就是这种新的山料,因此用这种玉来制做玉器也是有可能的。

二、独山玉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南阳独山县而得名,又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玉雕原料之一。它的颜色多变,以绿色调为主,常为绿白两色相间,也有人工染色和天然色彩之分。 早期独山玉的主要产地是今河南省南阳市北面的独山镇。后来随着采掘面积扩大,发现其东南的枣园、下寺、元岭等场地的玉石产量和品质都较好。

三、岫岩玉(黄龙玉) 岫岩玉,也称“河磨玉”、“岫岩河磨玉”,主要产在中国黑龙江省怀德县的岔路口乡和吉林省辉南县的石道沟一带,因为产地在岫岩县城附近,所以称为岫岩玉。 用这种玉制成的玉器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但那时并不出名。到了明代初期才开始知名,并传入宫廷,受到皇亲贵族的喜爱。

这种玉的颜色多样,除了传统的青白玉、青玉外,还有黄色、黑色等,其中黄色玉又可根据色调的不同分为淡黄色、深黄色、橘黄色等。黑曜岩属火山熔岩石,质硬,多带有圆形气泡,表面呈玻璃光泽,常见颜色为黑、褐黑、蓝黑等。 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又开始在东北老黑河一带开采一种黑色的玉料,当地人称这种黑土为“黑曜岩”或“虎睛石”,多用来制作成手串、念珠及各种装饰品。

四、巴沙玉 巴沙玉,又称“马来玉”,主要产于马来西亚北部边境州属的彭亨州、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我国广东、云南也有出产。 它由澳大利亚所产的碧玉经台湾高雄港出口至香港地区,再由香港转手卖到内地。因为利润丰厚,不少走私者将目标对准这种玉石,通过种种手段将它偷运进口,再行销售,从而获得暴利。 其实,早在汉代,这种玉就已经是中国境内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的贡品了。《后汉书·西羌传》中这样描述这种玉:“西羌之祖原,因射鸟,乌血沾衣,遂成文身,以明神氏之信。其血色赤者,如斑如点,其血色黄者,犹如印锦。”这里所说的“血色黄者”很可能就是指的巴沙玉。

廉翀廉翀优质答主

和田玉、独山玉、蓝田玉、岫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都经历过漫长的开采利用历史。

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历史上以和田为采集加工和转运中心而得名,包括新疆昆仑山产的"于阗玉"和"喀什玉"等,也称"软玉"。因采自河床中,故有“籽玉”之称。和田玉颜色以洁白和青白为主,质地细腻,可加工制作优质的玉器。和田玉自古即被广大玉器和首饰工匠所珍爱,是制作首饰的玉石。汉朝时,和田玉从和田市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域、阿富汗一直到土耳其的"玉石之路"。元、明、清时,由和田经河西走廊到中原的"玉石之路"更为繁盛。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修筑北京北海琼华岛和颐和园时,用牛车将46吨和田玉从和田运到北京,历经八年,故有"八骏搬玉"之说,这是和田玉石之路壮举,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藏有大量精美的和田玉雕。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的玉石品种。商周时,独山玉开采和制作非常兴盛,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1134件珍宝中,有独山玉34件。独山玉色彩丰富、斑斓,质地细腻,有30多种颜色,硬度为5.5~6度,可供制作首饰。

蓝田玉产于陕西蓝田,因颜色多为灰白和浅绿而得名。蓝田玉硬度低、半透明,是工艺美术品装饰材料。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蓝田玉就已广泛使用,因质地较软,易于刻磨加工,西周时,蓝田成为著名采玉基地。唐代杜甫《少年行》诗中“脱剑赴杯盘,白马玉刀环(玉环为蓝田玉)”是蓝田玉盛名的写照。蓝田玉可制作玉镯、手镯和玉带等首饰,并可作为各种工艺玉件的雕刻材料和建筑装饰材料。

岫玉,又称“北玉”,产于辽宁岫岩。岫玉在新石器时代已被广泛使用,“箕子归辽”等古籍也有相关记载,并一直作为玉石开采使用。岫玉色彩丰富,颜色各异,质地微透明,硬度较低,有蛇纹石玉和斜采石玉两种。岫玉可做手镯、项链、玉环、玉带装饰品和茶具、酒具、灯具等实用工艺装饰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