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有收藏价值吗?

芮雅宁芮雅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喜欢砚台,家里也有一方自己制作的石砚。 砚台的收藏与赏玩,主要应从材质、工艺、文化、名人与传世品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材质 首先是石材。我国最早使用的砚台材料以瓷土为主,汉代开始出现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和歙砚(产于安徽歙县)等石材;南北朝时期,山东青州出现了鲁砚;宋代以后,四川的眉砚、宣州砚、罗纹砚和浮梁砚等品种相继问世。这些石材大多以产地命名,但也有一些是以开采地或制作地命名的。如“芙蓉石”,因产于福建浦城之芙蓉山而得名。 “绿端石”,因其颜色青绿且纹理细致,产自于广东阳春,又称“春带绿”。而湖南常德所产的黛色石板,称“常德石板”或“辰河绿石”;河南安阳所产之绿色石板,称“安阳绿石”;江苏宜兴所产之紫色砂岩,亦称“宜章紫石”或“荆溪紫石”等等,均因其产地得名。

除石材之外,有些砚台还以金属或者其他非石头原料为胎,在表面镂刻文字或图案,再填上彩色颜料,做成的装饰工艺品。这类作品虽然材质不是石头,但同样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有的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二、工艺 俗话说“世上绝巧不成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我们在鉴赏一件艺术品时,一定要了解它的制作工艺,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这件作品的精湛之处。对于砚台来说也是如此。 砚台的雕刻制作技艺,历代都有发展变化,不过大致可分为雕刻和研磨两部分。这两部分既有分工,又密不可分。一方好的砚台一定是雕刻和打磨都非常精妙的艺术品。我们欣赏砚台时,也要注重对这些细节处的品鉴。

目前,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技法已经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幸好还有少数匠人还在坚持,他们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 三、文化 一个器物,如果仅仅只有材质好、工艺精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需要与某个时代相联系,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比如,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时,看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即使它们已经沾染了千年的历史尘埃,但我们还是会为它们的庄严、厚重而感到心神敬畏。这是因为,这些器皿的制作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一样,都深深印着时代的烙印。

同样,砚台也有自己的文化属性。不同的朝代,文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不同的,各朝各代的砚台也是各有特色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块石头的形、质、纹,以及背后的文化底蕴,判断这块砚台的时代特征。

四、名人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的文房用品,很多都有着“奢侈品”的性质。一块小小的砚台,可能价值千钧,因为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饱含着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所以,一方好的砚台往往与它的创作者分不开。

明代著名画家朱耷曾画过一幅《读书图》,画中隐逸之士手捧书卷,身旁陈设着笔墨纸砚,可见书卷之外的这些文房用具,也是作者精心制作,充满匠心的。当我们再翻开这些记忆时,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瞬间仿佛又重新鲜活起来。

最后,还要提醒的一点是,我们在欣赏一些古代的名砚时,常常会被它们的外观魅力所吸引,而忽略了这些珍品的实际容量。其实,一个容几毫升水的器具,是不足以支撑一场笔墨之约的。古人制砚选材非常讲究,往往采用紫黑色岩石中的细料,虽然看起来质地坚硬,但实际上研磨出来的墨汁是非常细腻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