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学复兴具有什么价值?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稍微有一些了解,写一点自己的看法。 先说结论,个人认为清碑的复兴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明代馆阁体的僵化让书家才会将重心转向汉碑,寻求新的书法风格。另外再加上康熙帝个人的审美偏好,以及当时文人画兴起,文人群体在艺术创作上的话语权提高,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审美偏好扩散到其他的艺术形式上来(比如篆刻),因此才出现了“重碑轻帖”的风潮。
就象你说的,碑学有复归传统的一面,其实这一直都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取向,尤其是唐代,唐人写碑是很普遍的现象。唐初的楷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他们其实是承袭了魏晋之风骨又兼具唐人风貌的,他们的字取法北碑而又自出机杼;颜真卿更是以碑入帖的代表人物,他的字刚劲挺拔又不失灵动。
所以我说明代的馆阁体其实是前朝(宋元)的遗风也并不为过。只是到了明代中后期,这种馆阁体已经越来越僵化了。明神宗爱写小楷,仿照宋朝“翰林学士”的做法,设“内翰林典籍”之职,专门负责抄写他御笔,也就是所谓的“神庙字体”。这个字体后来成了明朝官宦士大夫的最标准的字体。因为皇帝都喜欢这个字,于是臣子们自然都要追求和自己君主一样的书写风格。这就是典型的“以字奉旨”“以字取士”。
明末张岱在《考工记》里对这种字体有个很形象的描述: “……其形甚拙,而笔意盎然,可诵可书可画。然非胸中落落,有此一种,则不能由古入今,以端秀含姿之体乱天下之章法。” 我想这种字体之所以会令人感到笨拙,原因就在于这些字是“仿上款”写的,即是为了迎合皇帝而故意做出来的字体。所以张岱说“作此态以媚上者,谓之‘赶题头’。”
事实上,除了这种所谓的神庙字体外,明代还有另一种更接近宋元的审美风格的字,以赵宧光为代表,他在《寒山堂书法》中称这种体式的字为“实字": “余谓实字之法,惟蔡君谟识之。今观君谟行书真迹,无一字不结体坚实,无一笔不可持重。” 我们现在如果拿他的话来对照苏轼、米芾的行书作品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确是得唐宋之风的。只不过这种风格在明代属于异类,并不受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