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罗汉有收藏价值吗?
现在来看,价值还是有的 先说材质,青白釉系高温色釉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其特点是“色白如羊脂,明彻柔滑”【清】张宗宪《陶说》。因为色白且透明度高,所以光线可透过器物表面形成自然光泽;而且胎体采用含铁量较低的瓷石制作,所以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的结晶体较小,没有明显颗粒感。但正因为这样,在元末明初时期,此类瓷器被大量出口到欧洲,成为当时国外上流社会追捧的“奢侈品”。
再说造型,三尊一组的瓷罗汉像是在唐俑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明代塑像。唐俑主要指的是唐朝时期出土的陶俑,因大多姿态威武雄壮、形象夸张,且多为武士形象,故而在明代常被用来比喻和嘲讽战斗力弱下的武将。而改进后的“瓷罗汉”则面容慈善,身着僧袍,袒胸露腹,双手作禅式,整体姿态与唐俑相比较为温和,给人一种笑呵呵的感觉(虽然还是很有气势)。
最后说说历史,这类作品在明代中后期相当流行。从资料上来看,至少在万历皇帝在位期间,这种三尊一组的“瓷罗汉”属于宫廷用器。《遵生八笺》中就有记述:“佛头三颗,一正两副,共成五躯。……下承以雕漆盘,或青白玉盆。”可见此类作品在当时不仅是宫中陈设,而且还是礼佛时用具。 从清代开始,这类作品仍然延续着不错的市场表现,一直到现在,价格也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