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只有十六罗汉吗?
十六尊者,按佛经原意,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是在释迦尼逝世后,维护佛法的圣者。最初只有十六罗汉,到了五代(907~960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十八罗汉像。据宋代僧人道世所撰的高僧传笃论载:到中天竺进贡的有婆罗门僧人奉持着一副罗汉图,这副图描绘了十八位容貌各异的罗汉形象。宋太祖赵匡胤命翰林待诏绘工王宙仿照此图画了一副,送给寂照、正善等寺。因此十八罗汉像逐渐取代了十六罗汉像。十六、十八罗汉之外,有的图像又出现了“半托塔”、“半辟支”等像,使罗汉像又增到二十个。在藏传佛教中,又有一种称为“十六尊者”的神异形象,他们虽也是罗汉,但与前面所讲的“十六罗汉”是两回事。在藏族寺院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另一种神异形象,他们或坐或行,或弹琴或跳舞,或端坐莲蓬,或裸体游戏,他们不是佛教的佛和菩萨,也不是道教的神仙,而是佛教所称的罗汉。他们既不是十六罗汉,也不是十八罗汉,而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十六尊者”。
总之,达磨和罗汉都是佛教传说中的得道圣人,是为佛、法、僧三宝服务的助手。他们的形象生动,亲切感人,深受广大信教群众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