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锆石吗?
锆石源于希腊语Zrinos,意思是“黄金的颜色”,因为一些锆石具有金黄色外表。锆石可有从无色至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甚至褐色和黑色,是火彩和闪光最好的透明宝石之一(尤其是红色锆石)。锆石是生产金属锆的主要矿石来源,金属锆是一种重要的特种金属材料。锆石在自然界中以稳定矿物状态存在,坚硬、耐磨、耐高温、抗腐蚀、高纯氧化锆具有单斜晶体特征。锆石的硬度7.5-8,密度为4.7,折射率1.93。
锆石可分为高型(低钛型)和低型(高钛型)两种。高型锆石多为无色透明;低型锆石多为棕色。由于锆石与某些贵重宝石在颜色和外观上很相似,因此两者经常易混为一谈。如高型锆石呈金黄色,与黄色钻石极其相似;蓝色锆石经镀膜处理可制成蓝色钻石的代用品,有时也误作为蓝宝石,在珠宝市场上常可看到蓝色锆石假冒蓝宝石或蓝钻石的商品。
一般高型锆石多用作宝石,低型锆石多用于工业。世界上大多数低型锆石产于海相沉积矿床,重要产地有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等国。高型锆石主要产在砂矿中(与金刚石、金、锡石、铌铁矿等伴生),在原生矿床中产出的较少。产高型锆石的国家和地区有巴西、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坦桑尼亚、几内亚和中国。
在清代,缅甸的天然红宝石等一些宝石传入中国,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关锆石传入中国的文字记载。虽然锆石的产地有中国,但中国出土的清代文物中还没有发现用锆石制作的首饰和器物。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清代中国还没有发现和使用锆石,更不可能有人工处理技术,可以鉴定文物中的锆石制作年代为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