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上有龙有价值吗?
在紫砂壶上镌刻装饰,最早应该是北宋时期,南宋时期有陶刻的诗文记载。紫砂陶刻在清朝康乾时期已相当兴盛。清初,由于制壶名家陈鸣远在紫砂壶上用自己楷书特长刊壶铭,为紫砂壶镌刻装饰开创了新的途径。后来,陈鸿熙、杨彭年、杨凤年姐弟相继与当时的文人学士、书画名家合作,为紫砂壶镌刻装饰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
紫砂壶陶刻上镌刻“龙”字的,目前所见有两种。一为“龙年制”的“龙”字,如杨季初制壶镌刻“丁龙年秋月日制”。这种“龙”字并非专指龙的图案形象,故可不必过份追究。另一种,则必须究其详了。清末民初艺人陈少甫制壶喜刻画龙,并在壶上陶刻“少龙”、“少甫龙”等款铭。紫砂艺人陈仲卿(1880-1950)曾与程寿珍合作刻制双龙把狮鼎壶,壶身一圆雕小狮,两侧各有一圆雕螭饰作执把,盖顶钮同样以螭龙装饰,壶身雕刻山水并镌刻铭文、篆书款;程寿珍制壶多与紫砂陶刻名家裴石民合作,在壶上镌刻龙纹;裴石民、王寅春合制鼎壶以“龙”为主题,壶身为四足鬲鼎式,圆鼓腹,扁盖饰环形龙,弯流,高筒圆钮。另一壶为方鼎壶,龙柱钮,流装饰龙形纹,曲柄。裴石民所制壶多以龙装饰,如双孔龙钮瓶上两根铜黄色扁钮,犹如两只巨龙浮游在蓝天白云之间。
“洋紫砂”、“洋陶刻”也有涉猎龙的图案。日本高木寅治、安田玉峰、大西长次郎等陶艺大师来宜兴进行紫砂陶创作实验,有的制作成龙型工艺品,有的在紫砂壶上镌刻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