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湾的碗有收藏价值吗?
湖南石湾窑始于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南方制瓷业的重要窑口之一,与广西的永平窑、广东的佛山石湾窑,共同被誉为“岭南三大名窑”。烧制的瓷器以碗、盘、碟、杯等日用器皿为主。
湖南石湾窑所烧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北方陶瓷文化的影响,产品以影青瓷或黑釉瓷为主,胎质粗松呈灰色,坯件成型、装烧和瓷釉施用方法也与北方瓷窑十分相似。由于湖南石湾窑产品不仅在造型、装饰上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在烧造工艺上独具匠心,因此,随着陶瓷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南石湾窑系。在明清时期,湖南石湾窑系除了本窑外,还带动了湘江流域的萍乡、永州、衡阳、常宁等地陶瓷业的发展,使湖南瓷业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时期。
湖南石湾窑虽然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但由于受地理、交通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且所烧造的产品也主要是日用器皿,因此流传下来的精品较少,所以目前在收藏市场上流通使用的湖南石湾窑藏品并不多见,其价格也大多在百元至千元之间。如在2011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件清中期的石湾窑釉陶灰白釉鸡心罐,经过多轮竞拍,最终以1920元的价格落槌成交。
随着人们对老石湾窑关注的力度加大,近几年湖南石湾窑产品的价格呈明显的上涨态势。如一件带盖的民国石湾窑豆青釉将军罐,几年前的价格一般在400元左右,而目前在收藏市场上的叫价已达千元以上。因此可以乐观地预见,随着湖南石湾窑产品存世量的逐渐减少,其价格还将继续上涨。对于喜爱湖南石湾窑的收藏爱好者来说,目前关注湖南石湾窑产品尚不算太晚,但必须注意正确地鉴识湖南石湾窑产品,防止落入仿品陷阱。
湖南石湾窑产品多为民窑产品,所以其器物造型普遍较为古拙,胎体和釉质也较为粗糙。常见的器型有梅瓶、高足碗、茶壶、小盒和各类小动物摆设等,尤以瓶、罐、碗类最为多见。釉色品种繁多,有青釉、青白釉、绿釉、红釉、紫釉、酱釉、乌金釉、仿哥釉和茶叶末釉等;器物外釉大都不及底,仅器内心施釉(俗称“芒口”),釉面普遍光亮,釉质细腻滋润,极少流釉现象。装饰手法多以釉色取胜,器物的胎体薄而坚致,造型规整周正,给人以庄重典雅之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