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首壶的收藏价值高吗?
鸡首壶出现于西晋,在东晋最为流行,南北朝时逐渐消亡。西晋时烧制鸡首壶的地区较广,如福建闽侯,江苏宜兴、扬州,浙江上虞等地都有发现。这时的鸡首壶制作水平还不成熟,鸡首无孔,鸡尾和把尚不相连,有的鸡首与肩部也是分离的。到了东晋,鸡首有了流孔,鸡尾与把手联在一起,壶身也由矮胖渐趋瘦长,鸡首壶渐渐发展成熟。而到了南朝,出现了联腹鸡首壶,即二只或三只壶身连在一起,在一个底座上,各有一管状流,已失去了原先鸡首的形象,鸡首壶也因此渐渐消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战乱不断和统治者的提倡使得从汉代开始流行的厚葬风俗盛行不衰。鸡首壶作为当时人们随葬的冥器,其造型和装饰也受到当时审美观的影响。这个时期受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老庄“返璞归真”、“复归自然”的追求极为崇尚,这也影响到壶的造型,因此我们看到此时的鸡首壶造型古朴、生动自然,有比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鸡首壶由于盛行于三国、两晋和南北朝这么一个比较短的朝代,加之又是易损的随葬冥器,因此它存世的数量并不多。近年来,随着收藏和投资古瓷渐热,一些古瓷品种成为热点和焦点,古瓷收藏出现细化和分流,一些以前不为人重视的收藏品种进入收藏者的视野。而鸡首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走进人们的视线,其收藏和投资潜力已慢慢释放出来,成交价格看涨。